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修养案例库 >> 正文
孔子诛少正卯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一案的源头是《荀子·宥坐篇》。

    具体记载如下: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于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荀子·宥坐》)

    少正卯的“五恶”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孔子当上了鲁国宰相,刚上任第七天就把少正卯杀了。弟子上前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您一当权就杀了他,不怕失去人心么?”孔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要杀他。人有五种罪恶,而盗窃还不算在内。一是有知识但心怀险恶;二是行为邪僻而一意孤行;三是主张和官方不一样的理论却极为善辩;四是广泛记录并散布丑恶的新闻;五是对持有不同政见的人表示赞同并且还施以恩惠。这五条罪,只要人有一条,都难免要被君子诛杀,何况少正卯五罪并有。所以,在他居住的地方,他足以纠集门徒成群,他的言论足以蛊惑人心,他强大的势力足以使之成为反抗当局的领袖,他显然是小人中的枭雄啊,不可不杀。因此商汤杀了尹谐,周文王杀了潘止,周公旦杀了管叔,姜太公杀了华仕,管仲杀了付里乙,子产杀了邓析、史付。这七个人,都是处在不同的时代而有同样的邪恶心肠,是不能不杀的。《诗》云:‘忧愁之心多凄楚,被群小人所怨怒。’小人成了群,那就值得忧虑了。”

    注:少正卯(?——公元前498年),春秋末期的鲁国人。他公开宣传革新主张,说服力很强,号召力很大。“聚徒成群”,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进步社会势力。少正卯和孔丘在鲁国同时教授学生,以致有几次除颜回之外,孔丘的学生多数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听讲去了。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当了鲁国司寇并代行宰相职务不久,就杀害了少正卯。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高山流泉推荐上传。原刊载及作者未知。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个案例:
  • 下一个案例: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案例
    没有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