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 >> 修养频道 >> 公务员修养 >> 正文
共产党员董振堂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董振堂.jpg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192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

董振堂自幼聪颖,对军事颇为狂热,1922年从保定军校炮科毕业,听说冯玉祥军队赏罚分明,兴奋的他主动申请到冯军任职,有学历和扎实过硬的军事技术,很快在冯玉祥军队里脱颖而出。

董振堂很异类,也很超前,旧军阀的习气在他身上不见踪影。他类似关羽,傲上而不忍下,也深得冯玉祥的影响,冯玉祥最亲民了,每天光着膀子与士兵同吃大锅饭,董振堂也是如此,发不出军饷,他就和士兵们一起吃大灶,要参加演习,他也和士兵们一起挖壕沟,深得军心。

冯玉祥看在眼里,觉得董振堂是可造之材,欲调他到司令部做参谋,可是董振堂给了两个字:不去。他对坐在司令部指点江山毫无兴趣,偏偏热衷于在基层摸爬滚打。

冯玉祥这么多年了,没见过敢驳回老子面子,不识抬举之人,他勃然大怒,准备治他的罪,参谋长刘骥劝说下,才留下他的命。

1926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出兵南下攻取陕西,河南。升任为旅长的董振堂,打仗十分勇猛,惯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在河南邓县亲自带领大刀队正面出击,派主力部队从两面夹击,歼灭于学忠部数千人。

之后,奔袭了两天一夜,直扑襄樊的吴佩孚司令部,俘虏吴佩孚的参谋长、逼降于学忠的16师,打得吴佩孚狼狈带小老婆偷渡汉江逃命。用兵如此神速果辣,猛将之风呼之欲出。

这个猛将,对荣华富贵没啥概念,打完仗后,董振堂缴获了吴佩孚的黄金马鞍,及20支盒子枪,转头送给了受伤的同学何基沣。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河北老父得知董振堂当官了,以为苦日子到头了,他花钱盖了砖瓦房,董振堂回来后,住了一天后,颇感不适,对父亲建议说,以后不要盖房子了,日后国家强大了,人人都有屋住,这才是董振堂的终极梦想。

对父亲如此,妻子贾明玉更沾不到丈夫升官的光,她每次出席重要场合,只能穿粗布棉衣,在场合上如此刺眼,每次都被穿绫罗绸缎的官太太们嘲弄。妻子受委屈了,回家和董振堂哭闹,他都摆出大男子的作态,不在乎妻子的感受,只对她说:“我枯燥得很,除了打仗没有别的爱好!我不抽烟喝酒,也不逛窑子。阔起来,也不会寻小老婆。别看官太太们这么光鲜,她们私下有多少苦水咱都不知道!”

既然董振堂这么说了,贾明玉盘算下,这么一个男人在三妻四妾的时代,还能对自己忠贞不二,知足吧,生活差就差点,无所谓!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冯军被改编成26路军,下辖25师和27师,董振堂部被改编成25师73旅,降为旅长。

1931年2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围剿战争,调26路军到江西,他的算盘打得邦邦响,26路军不是他的嫡系部队,是杂牌军,送上战场,做炮灰,顺便削弱他们的实力,多美啊!

但26路军将士不是傻子,千里遥远到江西作战,没人乐意,董振堂麾下一个团主动破坏铁路,继续留在山东,蒋介石一看,跟我玩心眼,可以,如果不去江西的话,你们的军饷就不发了。

这招太狠了,26路军左右都是死,还不如去江西,战死还能领取抚恤金。

5月,26路军和红军初次作战,损失1个师和1个旅。他们所有家当只有2个师、6个旅,实力折损大半,再拼下去,都得折在这儿了!

于是,26路军的头头们,开了一个会,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保存实力,董振堂先出手,他一边制造假情报,极力推诿蒋介石的命令,一会儿说地形险恶难行,一会儿说红军行迹飘忽,需要勘察,各种理由使出来,一边派人联系冯玉祥,希望他出面撤回26路军。

冯玉祥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丢兵卸甲丧失地盘,成了蒋介石的吉祥物,何来实力与之相抗?

9月,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结束,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驻扎宁都的26路军被红军三面包围。他们过得特别惨,水土不服感染上恶行疟疾,折损数千人,不仅如此,军饷也供应不上,经常被贪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26路军未来在何处?

他们想过自救,但蒋介石不答应,刚拔营北上回家乡时,被蒋介石嫡系部队阻挡,赶回宁都继续作战,总指挥孙连仲丢下部队跑路,日常军务便由参谋长赵博生负责。赵博生本来对国军不抱指望,红军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总指挥部的译电主任罗亚平,是地下党员,他的秘密上级是刘振亚,刘振亚又是董振堂的上尉参谋,是唯一和党组织接过头的地下党员,罗亚平就是刘振亚秘密发展的20多名党员之一。

赵博生和罗亚平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提到红军这支队伍怎么样,共产党怎么样,罗亚平开始不太信任,敷衍过去,然后向上级汇报,认为赵博生可以争取,经过一番试探,确定赵博生有加入倾向,于是,1931年10月,批准赵博生入党。

入党后,26路军就要归顺于红军,至关重要的人物就是董振堂,赵博生先伪造孙连仲的命令,写“暂免董振堂旅长职务”,然后交给董振堂。他看到命令大怒,赵博生知道有戏了。

11月,赵博生、董振堂、刘振亚等人开会,讨论26军的前途问题。赵博生认为不能继续打了,否则只有全军覆灭,董振堂同意,因为26军人员不够,弹尽粮绝,无法继续打。赵博生又说听说红军杀人放火,什么都共,可是,真实的红军非常讲纪律,听说抓去的俘虏都很优待,不愿留下都发放路费释放。

表面是开会,实则是说给董振堂听,他们不知道,红军正是董振堂仰慕已久的军队,且他读过不少社会主义的书籍,非常认可,他们的思想与他不谋而合。

他发话了:“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拉着部队去投红军。”赵博生大喜,最后一次问他有没有决心,董振堂惜字如金,一个字:“干”!

宁都起义既有成功的希望,也有失败的风险,董振堂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在起义前,给亲属写了一封信:“要万事留神,最近可能有大灾大难,如遇灾难,就去驻防山西的董升堂处躲避。”

起义的决心已经定了,怎么起义,赵博生和董振堂还没来得及谋划,就发生了一件事,1931年11月底,王超经过南昌的时候不幸被捕,随身携带的26路军党员名单、政治决议案、组织决议案都被搜出来。蒋介石看到后,命令26路军抓捕刘振亚、袁血卒等党员,送到南昌行营。

罗亚平翻译电报后,转送给赵博生,赵博生最后一次试探董振堂,他伪造了命令,写着:“安内是攘外的前提,剿匪是抗日的先导,望火速进剿,莫失良机。”董振堂一看,气得破口大骂!他决定反了!

光有董振堂不够,他手里只有73旅,26路军还有另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74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且74旅驻扎在宁都城内,到时候和73旅里应外合,就是完整的26路军,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说服74旅旅长季振同。赵博生和董振堂找到季振同,拿出命令给他看,季振同大骂蒋介石,立即下定决心,投奔红军。

三人就此达成一致,派袁血卒潜入苏区汇报。朱老总得知后,非常兴奋,向26路军传达指示,并改编26路军为红五军团,季振同出任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赵博生为参谋长兼14军军长,黄中岳为15军军长。

除了师长李松昆带走一个团以外,驻扎宁都的1.7万名26路军将士,都参加了起义。

天亮以后,红五军团启程进入苏区。他们的加入,如虎添翼,大大增强了实力,2万多武器装备,8部电台,都是红军迫切需求品。

但是意志不坚定的季振同和黄中岳吃不了苦,想要带军脱离队伍。季振同死后,最有威望和资历的只有原73旅旅长、现红13军军长董振堂,他接替季振同,担任红五军团的总指挥。

董振堂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屡立战功,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苏区,他对何长工说:“政委,共产党员不能有私产,这些钱都交党费吧。”这些钱足足有3000大洋,都是董振堂积蓄下来的。不爱钱却会省钱,董振堂真是牛人,不仅如此他还愿意全部交党费,这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实在让人崇敬!

何长工认为全部上交,太委屈了,建议他留下一些,给家人使用,董振堂最终同意留下300大洋,其他的都交党费。300大洋他自己几乎不用,都是补贴给伤病员,一直到长征路途中用尽。

不仅如此,董振堂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某日,他不小心擦枪走火,找到何长工,要求按照规定关禁闭。何长工劝他还是算了,贵为一军之长,又不是故意的,而董振堂硬要关了三天禁闭。

虽然他新加入的,但是他的党性远远超出很多人!

党性优秀,作战能力亦不含糊,每次白刃战的时候,董振堂就亲自带领数千名战士,挥舞大刀近身劈砍,敌军尸首堆积如山,获得大胜。

1932年8月,董振堂率部参加了北线的宜黄、乐安战役。同年冬,进军赣东、闽西的黎川、建宁、泰宁。每次战役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因指挥作战有功,12月中旬,在中央苏区军民隆重纪念宁都起义胜利一周年时,毛主席亲自将红旗勋章别在董振堂的胸前,并称赞他是卓越的指挥员、常胜将军。

1934年10月,董振堂率部参加长征,红5军团担任最艰苦的后卫任务,多次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红5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长征中,红五军团在湘江血战和金沙江阻击战中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经过湘江战役,红5军团第34师全军覆没,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受敌人追击身负重伤,被俘后也英勇牺牲。作为红军后卫的红5军团,由两个师1万余人减少到一个师不足5000人。军团长董振堂几天几夜没有休息,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

石板河阻击战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著名的阻击战。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下达红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向董振堂布置任务,要求红五军团在石板河构筑工事、阻击尾随之敌,掩护中央纵队渡江。原计划全军准备从三个渡口渡过金沙江,但由于一个渡口水流太急、架设的浮桥被洪水冲垮,一个渡口江面太宽、易受敌机袭击等原因,全军只能依靠六条船从唯一的皎平渡强渡,所以中央军委不得不一再命令第5军团延长撤防日期。从3天3夜,到6天6夜,一直到9天9夜。不足5000人的红5军团,硬是把几万敌人,死死地拖在阵地前。董振堂下令:“就是只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没有命令绝不撤离,保证主力安全过江。”红5军团将几万追兵挡在石板河以外,为主力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赢得了时间。

1935年1月,正是由于董振堂率红五军团在遵义城东南布防阻止了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才确保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董振堂为党和红军又立了一大功劳。

1935年8月,会师两个月的红一、四方面军,进行了混编。董振堂和红五军团被编入左路军,改称红五军,归张国焘和朱德领导。一年之内,董振堂和红五军历经千辛万苦,走了两遍草地、翻了两次雪山。

张国焘任命了一批四方面军的干部,到红五军担任要职,合并了红33军和红5军,意味着董振堂被架空了,张国焘掌握了红5军。

1936年11月,红30军、红9军、红5军组成西路军,准备打通河西走廊,迎接苏联的援助。2个月后,董振堂指挥红5军攻占临泽县城,几个时辰后,他带着3000余人继续出击占领高台县城,政委黄超带1000余人留守临泽,还扣下唯一的电台,黄超是张国焘的亲信,这么做很明显,想要利用唯一电台控制董振堂。

在董振堂攻克高台后,马家军派出两万部队包围高台,切断临泽和高台的联系。没有电台,董振堂不知道外面什么情况,与马家军激战几日后,逐渐兵衰,想要突围的时候,黄超却送来一封信:“董军长,高台是打通国际线的重要据点,总部命令一定坚守,如高台有失,就要你董军长的头。”

董振堂无奈之下,放弃了突围,被迫死守高台县城。1937年1月12日,马步芳部集中四个骑兵旅向高台城进攻。董振堂指挥驻守高台城的红五军将士与敌人展开攻守战。敌军利用大炮、火烧等攻破城外制高点,直逼城下,切断了高台、临泽两地红军的联系,并牵制了沙河堡主力红军,不分昼夜轮番攻城。红军子弹打光了,就用大刀、梭镖、石块等砍向敌人、砸向敌人。20日凌晨,投降的原民团团丁叛变,打开城门,敌人蜂拥而入。红军将士勇猛拼杀,直至最后一刻,董振堂、杨克明等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

董振堂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主席十分悲痛。在延安举行的董振堂烈士追悼会上,主席深情地讲道:“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的革命队伍就是需要这样的同志……”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文标.jpg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老同志整理、推荐、上传。核心内容原题《一代猛将董振堂可惜了》,来自壮士撩史公众号。参考文章《董振堂: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来自甘肃党史网。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