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修养频道 >> 企业家修养 >> 正文
谏太宗十思疏及译文
文章来源:成功修养研究院  作者:魏征  编辑:admin

 作者简介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代馆陶(今山东馆陶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正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沖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自己的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最愚昧,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因为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来对待臣下,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别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也变成陌生的路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人们,用声威怒气吓唬人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是内心里服气。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只有百姓;百姓就像水,能负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能够使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高在上而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并且加强自身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能居于百川之下;喜欢狩猎,就要想到把古人说的"网三面留一面"作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担心自己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地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进谗言的邪恶小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使自身正直来斥退邪恶的人;施加恩惠时,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就不恰当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就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并且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并且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一起得到重用,皇上垂衣拱手,不必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为什么一定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成功修养分析】

 

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有相通之处。

向企业家们推荐魏征的这篇文章,就是希望企业家们能够少一些狂乱,多一些理性。

管理是一门学问,但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用心,就能够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成功修养研究院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