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修养频道 >> 公务员修养 >> 正文
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秘书长被免职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890.jpg890.jpg

2021年1月16日,一篇《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实名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的网络文章引发网友关注。自称是济源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妻子的微博博主“济源市尚娟”发帖,实名举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称其丈夫翟伟栋被张战伟公开掌掴。

尚娟在帖文中表示,2020年11月11日早晨大约7时45分,翟伟栋与其他济源市领导在机关餐厅里吃早餐。市委书记张战伟看见翟伟栋后,大声质问翟伟栋:“你是副市长吗?你是不是把自己当成市领导了?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吃饭?”翟伟栋上前解释时,张战伟狠狠地打了翟伟栋一记响亮的耳光。此事诱发翟伟栋的心脏病。

1月18日,当地多名官方人士称,“掌掴”事件确实发生了,但发生地并不是外界传言的济源市市委机关食堂,而是专门供外地干部用餐的食堂。

尚娟表示,此事诱发了丈夫翟伟栋的心脏病,之后一个月,翟伟栋一直在住院治疗,直到去年12月20日出院。此外,翟伟栋在工作上受到孤立,感觉非常痛苦。她作为翟伟栋的妻子,倍感痛苦与煎熬,因此实名公开举报张战伟,“希望还我丈夫一个公道,不能让老实人受欺负。”

举报文章称,11月12日,也就是“掌掴”事件发生的次日,张战伟到翟伟栋所在的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党组进行调研。据新闻稿,在调研中,张战伟强调,要强化党的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做政治上合格的党组织,做政治上成熟的党员干部。下级要对上级有服从意识。始终做到忠诚于组织,决不允许目无组织、自以为是、自行其是、阳奉阴违或当政治上的“两面人”伪忠诚;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珍惜和巩固来之不易毁之易的好局面,培养和营造全区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团结拼搏共筑辉煌的好氛围。有网文反映,张战伟在会上还说:“打牌还知道有大小王”、“良心大大地坏了”、“我要有枪当时就毙了你”等等。翟伟栋请假在家,并未出席。

11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刊发文章《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做政治上合格的党组织政治上成熟的党员干部》。

《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实名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网帖发出后,“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一事冲上热搜,引发大众普遍关注。翟伟栋回应媒体称,相关网帖是其妻子发的,他对此毫不知情,已让妻子删除帖子。

公开履历显示,张战伟今年57岁,1992年至2015年在河南省纪委工作,先后担任主任干事、监察员、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纪委驻省交通厅纪检组组长、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2015年12月,张战伟转任河南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正厅级);2016年8月,任济源市委书记。

翟伟栋出生于1971年1月,河南济源人,一直在家乡工作,曾任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正处级),济源市委副秘书长,济源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局长、党组书记,2016年11月任济源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

1月18日晚,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布微评《刷屏的“一记耳光”折射了什么?》表示:事件真相如何,亟待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给社会一个交代。人们高度关注这“一记耳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对干部耍官威、搞特权现象的深恶痛绝。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以权压人,“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扭曲了一方政治生态。有权不可任性,妄为不得善果,为政者当警之!

有评论认为,舆论高度关注“掌掴闹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少数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江湖习气、颐指气使耍官威的深恶痛绝。这一记“耳光”,其实是从反面“打醒”更多领导干部:只有严格遵循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要求,注重官德与修养,才能不被群众戳脊梁骨。

1月21日,河南济源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河南省委决定:史秉锐同志任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书记,中共济源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张战伟同志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委员,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月21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评论文章《“掌掴书记”被免职:党员干部决不容许耍官威》。评论说,有权莫任性,从政先正身。领导干部要以此为戒,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敬畏纪法,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关心关爱同志。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从严治吏,对作风不正、违纪违法干部严肃查处,督促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标志2.jpg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春华秋实整理、推荐、上传。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