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学友论坛 >> 正文
秤砣在心:人生没有绝望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人的一生之中会得到许多,同时又会失去很多。

    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人们不断捡起属于自己的东西,扩充自己的装备,增加自己的财富时,就会很满足,很高兴,充满激情地向前走,因为我们相信前方还有更好的东西等着我们;然而当我们陷入人生道路的泥泞中,我们就会失望,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以致绝望,以为自己失去了所有,破产了。可是却忘了前面的道路还很长,还有更多更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我们不该绝望,如果绝望了,也就真的失去一切,破产了。

    心理学家克拉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例实验:

    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小白鼠落入水后,它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须探测到,小白鼠借此判定了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离水池边沿的距离,它尖叫着转了几圈以后,不慌不忙地朝着一个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几次实验都是如此。

    实验至此尚未结束。

    心理学家又将另一只小白鼠放到水池中心,所不同的是这只小白鼠的鼠须已被剪掉。小白鼠同样在水中转着圈子,也发出“吱吱”的叫声,但由于“探测器”已不复存在,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放弃求生。

    心理学家这样解释:鼠须被剪,小白鼠无法准确测定方位,看不到其实很近的水池边沿,自认为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因此停止了一切努力。

    这样的悲剧不仅发生在小白鼠和其他动物身上,也往往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人的身上。

    有的人即使被厄运撞得浑身伤痛,仍一如既往地对生活怀抱着理想和希冀,没有音乐也照样跳舞。

    有的人与厄运刚一相触,怀里泛着金属光泽的理想顷刻间就破碎了,从此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失败,每天操着个酒瓶子躲在隐蔽的角落里诅咒命运,又或者每日“只为吃米而活着”,尽做些无益之事,遣有生之涯。

    他们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无限夸大了自己所遭遇的逆境,认为横亘在面前的是厄运的海洋,“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对处境感到无比绝望的他们放弃了做最后一搏的信念,松开了不该亦不能松开的手,任满腔的理想、抱负、雄心壮志全部淹没在很浅很窄根本就不足以伤害到自己的“水池”里……

    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太高,凡尘的力难以企及,但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你的掌心。朋友,你不想试试吗?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精神先于我们的身躯垮下去了。

    有这样一个古代的寓言:

    一个人走在两山对峙间的木桥上,突然,桥断了,奇怪的是他没有立即跌下,而是停在半空中。脚下是深渊,是湍急的涧水。他抬起头,看见一架天梯荡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遥不可及。倘若落在悬崖边,他绝对会乱抓一气的,哪怕抓到一根救命小草。可是这种境地,他彻底绝望了,放弃了求生的欲望,吓瘫了,抱头等死。渐渐地,天梯缩回云中,不见了踪影。云中的声音说,这叫障眼法,其实你踮起脚尖儿就可以抓到天梯,是你自己放弃了求生的愿望,那么只好下地狱了。

    踮起脚尖儿,就是另一条生命,另一种活法,另一番境界。因此面对绝境不要自暴自弃。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信念和希望,信念和希望是生命的维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追求,就要奋斗。其实,大自然始终在启迪着人们——在春花秋叶舞蹈般潇洒的飘落里,蕴含着信念和希望;巨大岩石的裂缝中钻出的小草,昭示着信念和希望;不断被风修改着形象的悬崖边的苍松和水中的明月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信念和希望。

    只有永不绝望,我们才能用忍耐去等待机遇,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豁然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只要不放弃自己,那么命运就不会丢弃我们,终将有一天幸福之神会眷顾我们的。即使我们失去了其他任何东西,也不要失掉勇气、毅力和尊严。这是无价之宝,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保持。

    绝望才是人生最大的破产。

    美国著名的残疾运动员麦吉就有着十分不幸的遭遇,但他从没有放弃奋斗,也没有自暴自弃被绝望的情绪控制。

    麦吉的不幸一个接着一个,在苦涩的生活面前,他却凭着惊人的意志力,赢得了一个个的荣耀,用笑容来抵制磨难。

    麦吉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毕业时只有22岁,当时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一展才华的大好时机。然而命运却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一辆18吨重的车从第五大道第34街驶出来时把他撞晕在地,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加护病房,左小腿已经切去。

    年轻的麦吉没有放弃希望,出院后,麦吉开始练习跑步;拉开了其后八年把自己锻炼成全世界最优秀的独腿人的序幕。麦吉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着,不久他便去参加10公里赛跑,并把参加这种赛事作为自己的锻炼机会。随后他又参加纽约马拉松赛和波士顿马拉松赛,成绩打破了伤残人士组记录,他终于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麦吉笑了,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耀,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停步,他开始进军三项全能。那是一项极其艰难的运动,这对只有一条腿的麦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正当麦吉踌躇满志时,不幸又一次降临。1993年6月的一天下午,麦吉在南加州的三项全能运动比赛中,骑着自行车以时速56公里疾驰,带领一大群选手穿过米申别荷镇,群众夹道欢呼。突然,麦吉听到群众的尖叫声。他警觉地扭过头,只见一辆黑色小货车朝他直冲过来。麦吉怎么也想不明白,比赛场地周围马路已几乎全部封锁,几个并未封锁的一字路口也有警察把守,这辆小货车是如何闯进来的。

    然而根本不容他反应过来,这辆车已经如闪电般直冲过来,麦吉的身体随之飞越马路,一头撞在电灯柱上,颈椎“啪”的一声折断。麦吉接受紧急脊椎手术后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重伤病房,一动也不能动。麦吉四肢瘫痪了,那时他才30岁。

    这一次,麦吉周围的护士个个都流泪了,她们为麦吉难过,因为此时命运已经不只是在开玩笑了,简直是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麦吉的四肢都因颈椎折断而失去功能,但仍保存少量神经活动,使他能稍微动一动一一手臂能抬起一点,尔,坐在轮椅上身体可以前倾,双手能做一些简单动作,双腿有时能抬起两三厘米。

    当别人为麦吉遇到这样的难题垂泪时,麦吉却笑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四肢尚有感觉,这意味着他有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无须24小时受人照顾。经过艰苦锻炼,麦吉渐渐进步到能自己洗澡、穿衣服、吃饭,甚至开经过特别改装的车子。当医生对此表示惊奇时,麦吉则笑着说:“这不过是自己的幸运罢了。”

    命运并不因为麦吉的笑容而减少对他的折磨,接下来的治疗让他吃尽了苦头。医院对脊椎重伤病人的治疗,好似施行酷刑。他们先给麦吉装上头环:那是一个钢环,直接用螺钉装在颅骨上,然后把头环的金属撑条连接到夹在麦吉身体两侧的金属板上,以固定麦吉的脊椎。安装头环时只能局部麻醉,医生将螺钉拧进麦吉的前额时,麦吉痛得直惨叫。护士常来给麦吉抽血,把导管插入膀胱,或者把头环的螺钉拧牢。每次,当有人碰到麦吉时,他都会痛得尖叫。那种痛彻入骨髓,让人难以忍受。但是痛过之后,麦吉那永远不变的表情依然是笑容。

    两个月后,头环拆掉,麦吉被转送到科罗拉多州一家康复中心。麦吉的苦难暂告一个段落。在这家康复中心,麦吉看到许多与自己同病相怜的人,而他对此时的境遇也并不陌生,无非是伤残、疼痛、失去活动能力、康复、耐心锻炼一一所有这些他都经历过。因此,麦吉反而更加沉静,他笃定他离幸福不远,过去顽强不屈,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又回来了。

    麦吉很喜欢爱默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伟大而高贵的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境况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从而终将克服障碍,达到所企望的目标。”

    麦吉微笑着对自己说:“你是过来人,知道该怎样做。你要拼命锻炼,不怕苦,不气馁,一定要离开这鬼地方。”其后几个月,麦吉再度变得斗志昂扬,康复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预料。仅仅6个月,他便重返社会,再开始独立生活,又大约6个月之后,他在一次三项全能运动员大会上,以《坚忍不拔和人类精神力量》为题,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事后人人都围着他,称赞他勇敢。“麦吉真行!”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命运再苦,麦吉总不忘记对自己笑一笑,告诉自己:我要忍耐此时的痛苦,我要坚持下去,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

    然而,事实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简单,他的手臂永远不可能再抬到高过头顶,而且他永远不能再走路了。那一刻,他心如死灰。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女人,那女人递给他一些可卡因,同情地说:“试试这个吧。你苦够了,没人会怪你这么做。”这一次,麦吉哭了,他觉得自己太苦了,于是,他开始臣服于命运的安排。

    一天凌晨,吸完毒后的麦吉,转着轮椅来到一条寂静公路的中央。突然,他认出来,那是阿里道,他曾在这条公路上跑过马拉松。以前的辉煌,以前的坚忍,以前笃定的笑容一下又回到了麦吉的脑海,而现在,他却在这条道上思量去哪里再弄些可卡因。麦吉打了个冷战,那个沉静地接受命运不公的麦吉哪里去了?那个坚忍不拔的麦吉哪里去了。

    “我才33岁,不想离开这个世界,”麦吉想,“当然我也不想四肢瘫痪,但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只能学会好好活下去。”此时,他虽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但有一点很清楚:要是继续沉沦,他的一生不久就会结束。于是他试着把自己现在的一张苦脸换上以前从容的笑容,慢慢地,那股韧劲又出现了,他想:“也许我的遭遇并非坏事,而是上天给我的美妙赏赐,令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

    从此,他彻底改变了。现在麦吉住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市,他在撰写论文,主题是神话史上的伤残男性。他正在加州圣芭芭拉市帕西非卡克研究所攻读神学博士学位。

    遇到挫折自暴自弃是我们常犯的错误。由于绝望,而放弃奋斗,致使我们以往的努力也都白费了。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活力的,而绝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自暴自弃的人,看不到绝境中暗藏着的希望,因为他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失败这个点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隐藏着的机会,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走在人生的征途上,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燃烧起的意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害怕苦难,肯定会激发出巨大的激情,开始闪烁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与时俱进、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有两个猎人结伴去打猎,没想到迷失方向来到了沙漠里。水很快就被他们喝干了,其中有一人因为焦急中暑不能行走了。同伴把五发子弹递给他,叮咛他说:“把这五发子弹装好,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着空中鸣上一枪,我会顺着枪声找到你的。”说完,同伴起身就去找水了。

    过了几个小时还不见同伴回来,躺在沙漠里的中暑者狐疑起来,他想:同伴真的可以找到水吗?走这么远他还能听到枪声找到我吗?他会不会丢下我不再回来了……

    眼看着太阳西沉,暮色降临了,他想他的同伴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他无法想象如何一个人度过这个漫长的黑夜。他还想到了沙漠里的秃鹰会飞来,狠狠地啄瞎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于是他举起枪,把那颗子弹送给了自己。同伴听到这声枪响,很是高兴,因为离目的地很近了。

    不一会儿,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只可惜见到的不是需要水喝的同伴,而是还带有温热的尸体。

    中暑者不是死于恶劣的沙漠环境,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境毁灭了。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身处困境,他用绝望驱散了希望。

    绝望地面对困难,只能走向失败,因此我们要满怀希望地去迎接困难的挑战。

    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就没有理由绝望。我们或许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渴望简单,却时常把简单搞复杂,以至弄得自己一头雾水,最后陷入亲手设置的重重迷网。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我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已经在谷底,是不是应该更庆幸?因为未来的每一刻都只会比现在好!如果只是因为一时的情绪低落,就把自己埋葬在谷底,那岂不是太浪费未来的大好人生?就因为在谷底,更用不着害怕,未来,只会愈来愈好!”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秤砣在心推荐上传。原刊载及作者未知。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马在征途:人这一生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