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王子见到了他的老师,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智者听了,微微一笑,说:“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向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门上写的是“接纳你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是把目光放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王子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爱埋怨别人: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王子又继续向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会失败连连: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智者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当身边朋友多向我讲述工作生活感情的烦恼的时候,聆听后,总会问到他/她:“你爱自己吗?”。
如果,你爱自己。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这样受伤呢?为什么不坦然接受让自己好过点呢?为什么还要让自己陷在这个局里,巴巴的眼望着外面呢?
如果,你不爱自己。连自己都不爱了你谈何去爱他人?连自己都不爱了更谈何去得到他人的爱呢?
如果,你爱自己。你怎么从来都不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呢?你怎么就不接受你自己的感受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抗拒呢?
如果,你不爱自己。当然了,你有那么多的是非观念,有那么多的对和错,有那么多的忘不掉丢不下,有那么多“自以为”的责任,关闭了自己感受的门,你没了自己。早把自己给丢了。没感觉,不感觉,都不爱自己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好,心都没了。
爱自己吧,留意自己的感受,当你习惯去留意去感受你的感觉的时候,一扇门就打开了,更真实的去感觉,那些安宁与喜悦,了悟自己,完整的接纳自己,爱才会带着幸福源源不断的流向你。
爱自己,不管什么样的感受,无条件的接纳他们,你才能去碰触最真实的自性。即使头脑正在批评自己,批评自己正在为“我执”所左右,去感受,去感受,只有先接纳才能去面对。接纳自己的我执听起来很矛盾,但是只有先接纳才感受真我,你身边发生的任何事,不管好坏对错,不管是不是因为你去发生的,先接纳感受最真我,才能走向觉醒。
致力于有意识的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是在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现实背景下,担心自己会不负责任,担心自己不负责任之后的行为后果,需要更大的勇气去感受自己面队自己。对于,过往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只有将其提升到一个不在存有遗憾的环境层次下,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爱自己,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面对自我。
爱自己,接纳自己的感受,听自己心的声音。
生命本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陷,真诚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不完美,喜欢自己的个性,你会发现你不仅拥有更有喜悦感的生活和人生,还会获得更多的魅力。你也将因此体验到从未有过的生命美好滋味。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别人喜欢你,首先要培养喜欢自己的特性。回想一下,你身边一定有些既不漂亮又不富有的朋友,这些人是你朋友圈子中受欢迎的人,他们就是喜欢自己的人。没有人可以确切地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受人欢迎,但却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当我们学会喜欢自己的时候,也就是别人喜欢我们的开始。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心情可以长久地影响女人的容貌,很多女人花了很多金钱,买高档化妆品,做美容,却不知道,其实调整心情才是女人最珍贵的滋养品。只有拥有好好的心情,才会真正拥有美丽的容貌。
其实,你要知道,心情的好坏,看上去是源自身外在的烦恼,事实上是你的一种态度和控制力。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控制自己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才能拥有每天的好心情。
有一句人们常说的格言:“爱别人如同爱你自己。假使你不爱自己,又怎么爱别人呢?”生命的本性是快乐的,如同绽放的鲜花,激荡的歌曲,迷人的芳香。女人应该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走进自己的内心,一个女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不要怨恨自己,柔软地、温和地关怀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累。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各种积极与消极的特质彼此调和的结果,无论少了哪一方面都称不上完整。
为了掩饰心中的阴影,给自己戴上一层面具,不让真实的想法流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逐渐习惯了这层面具,忘记了面具下面还有一个真实的自己。
尽管我们在生活中屡屡经历失败,却仍然刻意压抑内心的暗示。我们蒙起眼睛,堵住耳朵,拒绝看到真实的自己,拒绝聆听内心的声音。
接纳和拥抱心中的阴影,可以让生活发生彻底的转变,我们不必再刻意掩饰,不必再假装成另一个人,也不必再努力证明自己,因为那时我们会拥有足够的自信。拥抱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就可以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爱自己,接纳自己,让完整的自我充分表达出来,不去刻意掩饰内心的“缺陷”,这是每一个婴儿与生俱来的本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受到周围人们的影响,开始刻意讨别人的喜欢,把那些可能惹人生气的想法深深掩藏起来。结果,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就逐渐丧失了纯真自由的本性。
我们之所以要接纳和包容内心中的阴影,为的是找回完整的自我,结束生活中的痛苦,现代社会经常会给人一种假象,似乎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得到幸福。许多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损失重,却总是难以如愿。
承认接纳完整的自我,意味着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项特质。既不刻意彰显,也不刻意压抑。
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人,才能无畏生活的艰辛,才有能力爱他人,接纳他人,爱自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真正的不扭曲不分裂,内外和谐,才能真正的面带微笑,微笑的人最美!
接纳自己就是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完全地接受自己,适当地宽容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喜欢自己,自己把自己当成是可以理解、尊重、扶持和鞭策的忠诚的朋友,自己与自己心平气、和平共处;接纳自己就是对自己不苛刻、不求全责备,不以小疵蔽大德,不以微瑕掩碧玉,不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不把过去的错误拿来横亘于此时此刻幸福、快乐和愉悦的追求与享有之前,不忽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功,不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说白了,就是别跟自己过不去!
接纳自己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众所周知,人的个体的形成是由带着不同信息的数十亿个精子通过自由竞争与独特卵子组合的结果。这一特殊的组合及规定了人的个体的五官、身体、皮肤等不同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生理外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这个世界之上找不出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来”;也规定了人的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不同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心理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话来说“在这个世界之上找不出心理和行为表现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来”。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从成为人的个体的那一刻之前就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挑战者和竞争者,从我们成为人的胚胎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具备了勇敢面对生活,向艰难困苦挑战,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潜能。同时,这一潜能时刻准备着与成功之路上的任何艰难困苦作斗争,并具有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原在天性。只要生命不息,我们就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调动这一潜力。任何时候只要我们遵循天道地理,我们就是强大的;只要我们的血还是热的,我们就会充满活力地去创造与发展!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是人,“人”字的组成一撇一捺,撇长而捺短,这就意味着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作为个人来说是有长有短,长短互存互依互补;作为社会之人来说同样也是有长有短,长短互存互依互补,只有社会的个体接纳了自己与他人都有长有短,长短互存互依互补,真正做到了个体之间的求同存异,相互依赖和相互扶持,那么这个“人”才能挺立起来。如果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三我”——本我,生理的我,即真实的我,真实的我是一个小孩子,他任性顽劣,需要体察和关怀,这是人的个体的本性;自我,心理的我,即现实的我,现实的我是人的个体所能达到的实际境况;超我,社会的我,即理想的我,理想的我是人的个体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相互结合着,人格就是在自我的冲击下,引起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和斗争,经过自我调节,使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人格得以向前发展。”——来理解的话,那么撇为本我,捺为超我,撇和捺相结合以上的部位就是自我。从这个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调解者与润滑剂。这就要求我们看清自己,正确的估价自己那些可以做到,哪些不能做到,能做到的要努力,做不到的要放弃。呵呵,这说白了就是接纳自己=爱自己!
一个心理学者说:“爱自己就是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接纳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拒绝去做使自己不舒服的事。包括对自己宽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流泪,给予自己同情和怜悯,给予自己温暖,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做傻事。”用霍妮的话说:“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暴君。”我们不少人总是强迫自己、命令自己,去完成那些“偏激的完美”,而不顾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其实这是在残忍的剥自己的皮、剜自己的眼睛,挖自己的心脏,这是杀戮和戳害自己,而不是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私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上天的赐予,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权加以伤害、剥夺、取代,我们所具有的只有锻炼自己的躯体使之健康,珍惜自己的生命使之青春永驻责任、权利和义务!所以爱自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爱的前提和条件〉爱自己的人,知道自己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会使自己免受伤害,同时也懂得自己无偿付出的爱会得到翻倍的回报,所以我说爱自己的人也是懂得尊重和热爱他人的人;爱自己的人,知道幸福、愉悦和快乐来自于自我内心的体验,他也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能做到什么事情自己做不到,能做到的尽力而为,做不到的不苛刻强求,所以他明白“活人为自己,做事为自己也为大家”道理,所以在生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中首先考虑自己的内心是否幸福、愉悦和快乐,同时也考虑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能否给大家也带来幸福、愉悦和快乐。自我并不等于自己,自我其实包含了很多,所有和他人一起互动的过程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爱自己的人,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会为了自己此时此刻以及将来的幸福、愉悦和快乐而活着。他不会为了表面上的“快乐”而放纵自己,也不会以各种自己无能为力方式来折磨自己。爱自己的人,他会走进自己的内心认识、了解和发现自己,他会以诚实、坦白、客观的心态面对自己,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为自己能为之事,量着自己的力量去做而不和别人比拼,所以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放手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爱自己的人,一定是爱他人且懂得博爱的人,他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修正和完善自己,让他人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开心,并为之而自豪。他的爱心会在他人的需要、认可和肯定之中得到幸福、愉悦和快乐,所以爱自己,别让自己活得太悲观,别让生命太无奈,而是让自己生活快乐而饥渴着。
什么是自我接纳?我以前认为接纳自己的长相,接纳自己的行为就是自我接纳,但后来发现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自我接纳。完善自我的过程,相当于创作的过程。比如制造一个陶器,一定要经过选土、成型、上釉、烧成这四个程序才能完成。每个过程都有讲究,只有完全按照制作的过程,才能做出一个上好的陶器。也就是说,如果你还是处于粗坯的时候,你就要接受自己是一个粗坯,而且坚信,假以时日自己会变成一个精品。只有接受,内心才不会因为自己还没有变成精品而觉得煎熬。其实,目前你就像是一个处在蛹中的毛毛虫一样,只要是时间到了,你必然会破茧而出,化作蝴蝶。”
“关于自我接纳的问题,我想谈一谈自己的成长感受。过去我以为自我接纳就是接纳自己,但后来我发现,单单是接纳我自己那还是不够的。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我们还要接纳和自己相关的人,比如说自己的父母亲。我以前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亲,因为过去他们对我所作的事情还没有在我的内心消除影响。这几年我一直在进行心灵的探索,希望可以消除内心的痛苦,但是我却发现,无论我怎么接纳自己,却还没有根本地解决问题,父母亲始终是我的刺痛。一次无意的冥想中,我突然想到,父母其实也是我个人的一部分,他们自从我出生之后就一直伴随我成长,不管他们曾经做过什么,是对还是错,已经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不能做任何的改变了。那些事件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其中一个部分,如果我不接受他们,不就等于还没有完全地接纳自己么?想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试着去接纳他们,经过努力,我和父母之间变得逐渐和谐,我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和谐了。于是我更加坚定地相信,自我并不等于自己,自我其实包含了很多,所有和他人一起互动的过程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有些成员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会带上一句,这些事情现在已经不影响我了。但是,如果它真的不影响你,你还会一再的提起么?其实它并不是不影响你,只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的问题。不要期望在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见,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哪里有经验可总结呢?我们还是需要依靠过去得到的经验指导自己更好地生活,不是吗?所以,说不影响的人,是没有真正的接纳。当我们越是不接纳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越会困扰自己。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更需要学会接纳。要接纳有这样的父母,接纳这样的父母组建成的家庭,接纳自己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接纳成长的过程,接纳经过那些过程后造就的你,同样也接纳今天正处心灵探索阶段还未完成任务的你。接纳是指整体接纳。
的确接纳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表面的,真正的接纳是潜意思的接纳。既然自我接纳是分层次的,那么就得做到里外统一。但是做到里外统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有些人来说,接纳自己都还有些困难,就别说接纳他人了。面对这样的人,心理治疗师或是心灵成长导师就要尽量地引导他认识自我,然后接纳自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说服他接纳和他自发的接纳是完全不同的,说服他接纳这种接纳有可能是意识层面的接纳,这种接纳要做到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要让他的无意识也接纳,这才是完整的接纳。”
“完全接纳自己是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原谅自己呢?
“也不是这样理解的。接纳自我并不等于纵容自我。我们接纳自己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但并不需要通过赞同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因为只要是人,难免会犯错,我们接纳自己会犯错,原谅自己,同时改正错误,这才是接纳。”
“接纳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做到很快可以接纳自己,有些人却不能?”
“接纳其实是通过理解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理解就是接纳的基础。也只有你对那个人,或者是那件事表示真正的理解之后,才有可能从心底接纳它。那么,理解又以什么为基础呢?理解以了解为基础,对事件或人有足够的了解之后,还要经过我们的思维去整合你所看到的和你所感受到的现象。
会不会有人了解了,也理解了,却无法接纳的?”
“一般来说,理解是接纳的开始。除非你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而是一种处在意识层面的理解。也就是说只理解了事情的表面,却没有理解事情的实质。”
我们可以把观点总结成以下三点,第一接纳是完整接纳;第二接纳的过程是分层次进行的;第三接纳自我并不等于接纳自我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三点,并做到的话,我们的内心就能早日达到和谐状态。不过,从了解,到理解,到接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完成这个过程,要因人而异。可以这么说,部分的人经过学习和自我探索之后,是可以把全部过程完成的,并且最后能达到接纳所有的现象的程度,有些人只能做到接纳和自己相关的部分,但是也有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学不会接纳。”
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吧!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春花推荐上传。原刊载及作者未知。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