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学友论坛 >> 正文
唐晓龙:乐观是生命的天使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唐晓龙  编辑:admin
    乐观,是当人们经历灾难、痛苦、丑陋、枯燥等所有消极因素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面对、积极改善等一系列的应对行动;乐观,是对生命充满真挚的热情,善待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乐观,是了解自己、战胜自己,从而积极向上地走出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七彩之路。

    当我们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界时,就会发现,能够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树木,是挺拔而茂盛的;在阴暗中的树木,都将树干伸向最接近阳光的地方。倘若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这棵树就会瘦削,甚至枯萎。看看那些裸露在外的年轮,向阳的一面,年轮之间都粗大而清晰,而另一面却狭窄而模糊。

    人也如此,饿了想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会睡觉,这些都是生命的本能。它们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没有这些活动,生物就不能称为生物了。这一切的表现,归纳起来就是:趋利避害。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不但人如此,动物、植物亦如此。

    然而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还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否也遵循趋利避害的本能呢?韩非子一言揭破:医生善于吮吸别人的伤口,吸出别人的毒血,不是和病人有血缘亲情,而是有利可图。所以造车人造好了车,希望有人来买车;工匠造好了棺材,希望卖的越多越好。这并不代表造车人仁义而工匠狠毒,因为人没有钱,车就卖不出去;人不死,棺材就卖不出去。不是造棺材的工匠惹人憎恶,而是他的利益来源于人的死亡。可见,人的社会性活动也遵循趋利避害的规则。

    快乐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也是生活最终的追求目标。不管处于怎样困难的境地,发生怎样不可理解的事情,所有生物的天性里,都粘连着乐观的精神和反抗的力量。

    其实,生活中原本没有太多的痛苦,但是人类总是善于计较和衡量得失,这样就在无形中感受到了痛苦。尽管人是智慧动物,却很难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绝大多数的人不得不给自己安装上各种“紧绷的发条”、“坚硬的驱动器”来机械地追逐各种利益。然而,这样得到的往往是相反的东西——悲观。当拥有了更丰厚的物质生活之后,反而觉得快乐渐行渐远了。

    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生物的本能与本性,是无可厚非的趋利避害。但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则需要正确的引导。既不能一味地压抑、限制其正当释放,也不能一切从本能出发、不择手段地损人利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在生命的各个环节中找寻到合理的利益,享受每一个快乐的日子。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要想达到如此状态,仅仅进行体育锻炼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而言,由内而外渗透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满光亮的健康,是需要人的情绪来调节的,这种情绪来自快乐!

    好的精神意识为什么能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控制好精神状态,是否能避免疾病的发生?毫无疑问,身心之间存在着看得见、摸得着、切切实实的联系。例如:压力有时会导致严重的疾病,但有时却会成为人们不断自我提升的动力。如果你把压力处理得当并关注自己情感的各个方面,你就不会为压力所困。

    保罗·斯托尔茨发明了逆境商数的概念,它是指人类主宰和驾驭生活的基本欲望,并解释人的动机、能力和行为如何构筑身体健康和幸福。他认为,消极情感会加重抑郁,而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长寿。

    良好的精神意识对健康极为重要,其关键在于它能处理潜在的有害情绪,比如愤怒、抑郁和焦虑等。健康意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乐观精神体系。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身心之间的确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形神合一是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中医认为:“精神不守则内疾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变化,七情中的任何一情皆可致病。例如,怒伤肝;忧、悲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是疾病的根源。七情之中,除了“喜”之外,其他的都是负面情绪。因此,人们很容易长期受到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机能紊乱,疾病频频发生。

    在其他的医疗体系中,认识到情绪影响身体的观念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安慰剂治疗中,治疗的力量实际上是病人的积极意念。如果病人认定医生能治好他的病,或者听从医生的劝慰,在战略上藐视疾病,就算医生给病人一颗糖果,甚至劝病人干脆放弃治疗、享受最后的人生,病人也可能会因为心理作用而痊愈。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乐观情绪来驱走烦恼、焦虑、敌意、愤怒、悲观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至少能为自己创建一个疾病缓冲区。一项研究表明,患晚期乳腺癌的妇女中,有感情支持的患者,存活时间比没有感情支持的患者要长一倍。

    此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的。研究证明,年龄为25岁的悲观主义者,还不如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的乐观主义者健康。据客观估测,世界上的人大多数都是悲观的,同时他们倾向于认为别人比自己乐观。

    乐观的人寿命更长,赛利格曼测试了70个心脏病人,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

    精神积极健康的人随时可见“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悲观的人却常常感到“黄梅时节家家雨”、“风过芭蕉雨滴残”。一个心态乐观的人,即便在茫茫的黑夜中也能读出星光灿烂,增强自己对生活的自信,提炼生命本身赋予人类的礼物;一个心态消极的人,就算身处明媚灿烂的阳光之中,也只能囿于哀叹身后那条狭窄的黑影,让不起眼的黑暗埋葬自己的身心,并且越葬越深。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境,都要用乐观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击溃痛苦、疾病可能带给我们的伤害。保持乐观,才能将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一点点打开。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小鱼儿推荐上传。原刊载《成功不难》,作者唐晓龙。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