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学友论坛 >> 正文
唐晓龙:修养需要时常自觉的反省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唐晓龙  编辑:admin
    古人说:“君子不可不修身。”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素养。良好修养乃立身之本,同时,个人修养的高低还往往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人生在世的两件事,简言之就是“做人”和“做事”。做事之前要先会做人,是因为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做事的空间。做事必须先把握方向,识正道,才不会误入歧途。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说道德不修养,学问不研究,这样听到了正义的道理也不能理解和实行,身上有缺点也不知道,不能改正。所以做人的道理知之越深,行之越多,做事就会越成功。品德不修养,就失去了立身之根本,就不会、也不能做事。所以,一个人即使拥有天赋而没有修养,同样会被人们鄙弃;一个人即使富可敌国,缺少美德,同样会感到孤单和寂寞。没有才华很难成功,但没有道德肯定不会成功。

    拥有美德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

    某公司曾招了21名大学生,但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陆续开除了20个人,只留下了一名大专女生。该公司认为被开除的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满足公司的需要。比如两名计算机高材生因为粗心而遗失了价值3万元的设备,却没有一丝内疚,还振振有词说自己是刚毕业的学生,犯点错误在所难免;比如一位女生上班后喜欢睡懒觉、经常迟到和上网聊天,多次警告仍未改正;比如一男生行为粗俗,在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夸夸其谈,使领导与客户几乎说不上什么话,还张嘴把痰吐在客户的脚边却若无其事继续吃饭……而留下的是一位大专女生,她的勤奋、谦虚,还有时时处处为公司的形象考虑,使她笑到了最后。

    成功之门,是专为人生路上那些首先学会做人、懂得做人者敞开的。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欲做事先做人,惟有具备良好的人品与修养,才能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辉煌。

    然而修养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个人的精神力量。我们知道,周恩来总理是举世闻名的伟人,他具有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魅力。他人格魅力的形成与他的书香门第的家庭有关,也与他一生辗转南北的经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他个人长期不懈的修炼有关。他有一句名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正是他对个人修养一点一滴的修炼,使他的人格日臻完美。周总理没有给我们留下遗体、骨灰,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人格精神。

    修养需要我们时常自觉的反省才能提高,人生处于困境时,修养可加倍提高,而在人生顺利的时候,则需要更多的反省和自我勉励,时刻都需要注意磨炼,不能有片刻松懈,长久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好的品德修养。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是需要我们花一生努力去修炼的。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小鱼儿推荐上传。原刊载《成功不难》,作者唐晓龙。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