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学友论坛 >> 正文
于丹:孟子的浩然之气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孟子·尽心》中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的浩然之气包括壮气、豪气、逸气、清气。

    临渊不惧,临危不惊,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宁抛头颅、洒热血,不失节操,国难当头能愤然而起,危机时刻敢杀舍身成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是壮气。

    临风把酒,横槊赋诗,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孟子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此是豪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刻,也能沐江山之风月,驾凌波之扁舟,举杯邀月,游目骋怀,不求与日月相始终,只见今世之乐趣无穷。此是逸气。

    与自然天地相应合,春虫秋蝉,声声入耳,夏雨冬雪,皆可濯心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花放水流,能知其乐趣,听禽鸣天籁,可悟其天真。此是清气。

    这壮气、豪气、逸气、清气,合在一起,便是君子所有的正气,也是具有不竭生命力的浩然之气。

    正气不能培养,邪气必然产生。节操不确立,人格便丧失。这样的人,不是家庭的忤逆之子,就是社会的害群之马,不是社会的奸人,就是人类的蟊贼。

    领导者以正气来工作便能自忠,以正气来办事便能自敬,以正气来理财便能自廉,以正气来交友便能自诚,以正气来养心便能自谨。

    西汉将军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思想境界,戎马一生,战绩赫赫,最终战死他乡,终年24岁。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势力,恢复了西域同内地的密切联系。

    宋代辛弃疾,以“男儿到死心似铁”的不屈意志,在妥协投降派的阻扰、打击下,为收复被侵占的失地奔走、奋战了一生。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紧要关头,丞相文天祥领兵抗敌,不幸于潮阳被俘,被押解到大都拘禁。在大都,他被囚禁了3年,住的是低矮阴暗的土室,受尽磨难,但他顶住了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在狱中写成了《正气歌》,表现了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最后慨然就义。但他那千古流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至今被人们所吟诵。

    明代海瑞,看到嘉靖皇帝残暴昏庸,黎民百姓苦难沉重,毅然为自己置备了棺木,诀别妻儿亲友,上书直斥嘉靖皇帝。

    戚继光,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坦荡胸怀和非凡抱负,率军痛剿东南沿海的倭寇,保卫了国疆边防。

    清代老将关天培,在鸦片战争英军进攻虎门的战斗打响时,将几件旧衣服和几颗脱落的牙齿装入木匣寄回家,以示死战之决心,战场上亲自上阵搏敌,壮烈牺牲。

    邓世昌,甲午中日战争海战中,指挥受伤的“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敌人“吉野舰”撞去,与之同归于尽。

    著名人物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拒绝出走,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正气之歌唤取后来者的觉醒。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明月清风推荐上传。原刊载及作者未知。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