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综合 作者:cg 编辑:admin |
【成功修养导读】每次送米,并非送到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旧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把新米倒进去后,再把旧米倒上面。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细节服务令很多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更多忠诚的客户。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仅有200元钱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了很多办法。刚开始的时候,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 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的时候,都要淘洗好几次,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竟然打开了销路。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很不方便了。而年轻人往往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了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的说法,王永庆的这一服务措施就像是一个创举一样。 后来,王永庆又深化了这一服务措施。每次送米,并非送到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旧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把新米倒进去后,再把旧米倒上面。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细节服务令很多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更多忠诚的客户。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时,还细心记下了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清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录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大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米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以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办起了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以微不足道的200元本金,从小小的米店生意起步,慢慢地做大做强,最终成了台湾的首富。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案例 | ||
没有相关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