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g 编辑:admin |
【成功修养导读】卡梅隆始终奔驰在创新的大道上,从电影《终结者》,到《异形2》,到《泰坦尼克号》,再到视觉盛宴《阿凡达》,他的电影总是让我们惊叹不已。在他成功的光环背后,我们却不知道,在电影创新的路上,卡梅隆历经磨难。但他绝不放弃、绝不妥协,始终精益求精,最终到达了光荣的巅峰。成功是每个人的追求,但是有多少人精益求精永不放弃地在创新呢? 2010年初,一部名叫《阿凡达》的电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IMAX宽银幕、真人3D、数码播放、偏光观视镜等高科技手段一齐上阵,带给大家的不仅有视觉的享受和震撼,还有科技革新的真实体验。大家疯狂地涌向电影院,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甚至有很多人不惜驱车几百里,带着全家去省城影院一睹《阿凡达》的迷人风采。 这部号称史上最昂贵电影的《阿凡达》在全球公映仅39天,就以18.59亿美元票房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13年的影史全球总票房纪录。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轻松实现自我超越,再次成为“世界之王”。 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电气工程师,母亲是一个艺术家。 在他14岁的时候,他看到了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当时詹姆斯·卡梅隆被惊呆了,在电影院里连续看了10遍之多,从此在他心灵中萌发了制作电影的愿望。他开始用父亲的8毫米摄影机拍摄一些简陋的影片。 中学毕业以后,詹姆斯·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系录取,他很快就对大学的课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园闯荡社会。他干过机械修理工,给别人开过大卡车。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乔治•卢卡斯的经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他激动地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创造的东西。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开始为此忙碌起来,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到处寻找机会成为电影人,熟悉从镜头到摄影机导轨的各种电影制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个拍摄计划,想要利用手头的设备和自制的模型制作一部10分钟的科幻影片! 1980年,詹姆斯·卡梅隆凭借一个太空飞船的特技模型,终于在电影圈里谋到了一个摄影助理的差事。有一天,为了拍摄一个断臂上面爬满蛆虫的镜头,他为这条胳膊连上了可控制的电流,那些蛆虫真的扭曲翻滚起来。神奇的表演使好莱坞制片人罗杰•卡曼看呆了。 他的才华很快就得到了好莱坞制片人罗杰•卡曼的赏识,从罗杰•卡曼那里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电影方面的工作——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战》制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职为这个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组导演和电影制作设计师。 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设计出身的导演之一,在以后的电影创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制作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且还经常亲自参与设计和实施特技的制作。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里,卓越的特技制作不但总是创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热血沸腾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和情节自然地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觉。但这并不是说,特技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电影的全部。詹姆斯·卡梅隆不但是个优秀的特技工程人员,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员不具备的想象力,以及一些别的东西。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导演作品问世。这部名叫《食人鱼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意大利拍摄,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意大利语的工作人员相处得并不愉快。而拍摄完毕后,制片方出于对这个羽翼未丰的导演的轻视,不让他参与影片的最终剪辑。25岁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气之下,用一张信用卡撬开了工作室的门,自己想方设法学会使用了意大利的剪辑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自己剪辑了整部片子。在这个过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决心不再为任何人卖命,一定要制作自己的电影。 在意大利期间,詹姆斯·卡梅隆备受疾病、饥饿和贫困的折磨。痛苦中詹姆斯·卡梅隆没有回家,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莎朗认定他是一个卡车司机,他四处流浪,每晚噩梦缠身。 一次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噩梦:被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杀手追杀。根据噩梦的内容,詹姆斯·卡梅隆写了一个浸满其卓越才华的电影剧本《终结者》。 他拿着剧本四处寻找投资人,可没有人看好他卓越的创造力。他四处碰壁绝望之时,一个叫高尔•安尼•赫特的老板勉强同意以一美元买他的剧本。比詹姆斯·卡梅隆大10岁的高尔,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她需要拍摄另类电影,走偏门致富,她要卡梅隆充当导演,给了他300万美元的预算。 詹姆斯·卡梅隆牢牢抓住这次机会,计划以一种全新的特技,拍出自己的风格。可300万美元的预算拍到一半就没了。詹姆斯·卡梅隆要求增加投资,而高尔的财力有限,她面临拍下去可能会破产、不拍下去更会破产的尴尬境地。两人僵持不下,詹姆斯·卡梅隆用枪对准自己,要挟高尔说,如果他死了,她注定要破产,继续投资下去,还有挽救的希望。高尔咬牙切齿地说:“增加300万,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受你要挟,我们今后不会再有合作了。” 《终结者》最终成功了。它全新的视听享受,使这部投资650万美元的小制作电影,获得了7800美元的高票房。《终结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获得了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莎朗离婚,用1200美元买断了她6年的青春和忍耐。离婚后,詹姆斯·卡梅隆与高尔结婚。 婚后,詹姆斯·卡梅隆同样舍不得化时间经营他的家庭。他每天沉迷在疯狂一般的创新中。他的房间有3个桌子,第一张桌子上的打字机里,《终结者2》开了头,第二张桌子上,《第一滴血2》人物交战正酣,第三张桌子上,《异形2》也接近尾声。 1986年,他曾两度到挪威、冰岛等深海水域潜水。见到美丽的水底生物后,他对沉船打捞以及依附的故事产生了兴趣,由此萌发了研究水底拍摄技术将水底世界搬上银幕的想法。 1986年,高尔替丈夫量身定做《异形2》,詹姆斯·卡梅隆不想沿用前人技术,他想让打斗在逼真的太空景象中发生。为了支持丈夫,高尔做出了最大的预算。但是,她却发现,她的资金跟不上丈夫想象的速度。于是夫妻俩经常争吵。就像当年父亲撕了他的画作,他就从大学退学一样,詹姆斯·卡梅隆越不被理解,就越要证明自己。他执拗地将《异形2》拍完。那些笨重、冰冷的机械,在詹姆斯·卡梅隆的设计下,变得前卫、灵性、人性。 《异形2》终于艰难问世。此片的视觉效果绝对一流,其美工设计给人一种卡梅隆影片所一贯具有的,纯粹的(而非形式主义的)机械审美快感,而其特技制作也堪称达到了电脑生成影像参与电影制作之前的高峰。《异形2》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他要让妻子知道,花钱投资新技术是多么明智。 高尔对他爱恨交加,决定投资制作电影《深渊》。在这部电影里,詹姆斯·卡梅隆又有了颠覆性的想法,采用全数字拍摄技术。尽管数字技术在1989年还是一个新鲜玩意,但詹姆斯·卡梅隆认为只有它才能展现海底美景。为此,他专门开发了水下摄影系统。 高额的投资再次将高尔的公司逼到了破产边沿。两人产生了更加激烈的冲突。结果这部美轮美奂的电影票房很不理想。 高尔对他的理想充满恐惧,而詹姆斯·卡梅隆也觉得高尔的商业气息会淹没自己的理想。《深渊》上映后不久,两人分手。 1991年,前妻高尔找到詹姆斯·卡梅隆合作筹拍《终结者2》。在《终结者2》中,詹姆斯·卡梅隆要塑造一个液态金属机器人,其外表可以从地板变金属再变成人类皮肤,为此,他开发了一种叫“运动捕捉”的摄影系统,让机器人的一举一动纤毫毕现。不料,这一大手笔将高尔公司拖向了破产。詹姆斯·卡梅隆由此被投资人冠以“烧钱机器”的名声。在拍摄过程中,硬汉明星施瓦辛格因为忍受不了连续6小时背着笨重的机器道具工作,在回家的路上疲惫流泪,詹姆斯·卡梅隆又得到了“片场恶魔”的名号。 年底,被影迷们盼望已久的《终结者2》终于浮出水面,这部影片震惊影坛,并且赚得了2亿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音效剪辑)。《终结者2》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人们终于相信,电影特技表现已经无所不能,唯一的制约只是人们的想象力。在每个单个的场面中,詹姆斯·卡梅隆也发挥了卓越的导演和剪辑才能,在场面调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时间的控制(太短不过瘾,太长又使人厌倦)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终结者2》之后,詹姆斯·卡梅隆于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制作公司“数字领域”,和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分庭抗礼。1994年由“数字领域”制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实的谎言》出炉。这部影片试图把间谍惊险片和喜剧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发掘出了动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潜力,但它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结尾那一架“海鹞”式垂直起落战斗机。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发射“小牛”导弹打中跨海大桥的场面既壮观华美,又具有军事演习一样的真实感;而后来的机翼上的搏杀又呈现出繁复和夸张的卡通风格。作为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能够选中这种独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并且把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又一次证明了他对机器美的特殊爱好和感悟力。另一方面,和多数影片把特工人员描绘成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相反,《真实的谎言》把他们描绘成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再一次体现了卡梅隆特有的乐观主义精神。 1995年,詹姆斯·卡梅隆写了一部名叫《阿凡达》的科幻剧本。这个剧本具备了科幻、爱情、打斗等诸多元素。他做了一个特技镜头设计计划,却惊讶地发现,其中包含的新技术,几乎等于让每一个镜头用黄金来打造。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跟不上他的想象,为此他苦恼不已。 这时候,好莱坞金牌制片人乔恩邀请他执导《泰坦尼克号》。由于詹姆斯·卡梅隆“烧钱机器”名声在外,乔恩联合了好几个制片人以聚集更大的财力支持他。 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标的他,在《泰坦尼克号》中得到了最高的体现,詹姆斯·卡梅隆亲自操办了几乎每一件事,从给特技人员画受力分析图讲解大船沉没的原理,到为片中的杰克提笔画素描。在拍摄过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对演员和职员也非常的严格。投资方的冷言冷语、手下的怨声载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一切使卡梅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仍然坚持着,并且喊出了近乎悲壮的豪言壮语:“‘泰坦尼克号’可沉,《泰坦尼克号》不可沉!” 后来资金还是告急,詹姆斯·卡梅隆故伎重演,揪起乔恩的衣角,威胁说如果不按他的要求来,他就自杀。 这一切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在《泰坦尼克号》推出3个月后,全美票房收入高达4亿7千万美元,而国际票房更是超过了18亿,使这部影片成为了最卖座的影片之一。这部影片更是获得了14个奥斯卡奖的提名并获得了其中的11个,平了《宾虚》的纪录。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颁奖晚会上,卡梅隆近乎疯狂地举起奥斯卡奖,大声说出片中的著名台词:“我是世界之王!” 拍完巅峰之作后,詹姆斯·卡梅隆认为下一步电影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超越《泰坦尼克号》。但因为拍摄《阿凡达》的资金和技术到不了位,他抱着宁缺毋滥的决心,他淡出了导演界。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阿凡达》,他只是致力于开发一种真人3D的摄影技术,为拍摄《阿凡达》作准备。 1998年12月,詹姆斯·卡梅隆在女儿的房间装上12个镜头,并将12根线粘在她的小脸上,一会儿逗她笑,一会儿弄她哭,她脸上最先动的那块肌肉会牵动线,从而启动镜头。他想藉此研究用镜头捕捉表情变化的技术。女儿最后不愿陪他玩了,他就强迫她。这一幕被第四任妻子琳达看到,气愤地大骂他是恶魔,并要和他离婚。拍不出《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本来就十分狂躁,他将所有镜头砸坏后,留给琳达5000万美元,然后头也不回离开了家。 他继续扑在3D制作技术的研究上。2000年,一项叫realD(真3D)的技术被开发出来,詹姆斯·卡梅隆的心情豁然开朗。2004年,当3D技术成熟时,詹姆斯·卡梅隆再次和乔恩联手,拍摄《阿凡达》。出于对詹姆斯·卡梅隆的偏爱,乔恩做出了3.5亿美元的预算。这在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詹姆斯·卡梅隆精益求精地做着每一个镜头。当演员在摄影棚里做着没有对手的表演时,詹姆斯·卡梅隆的镜头却能自动呈现出这些演员处在丛林怪兽和外星人中间的画面。这就是他付出巨大心血的,虚拟镜头与演员表演同步呈现的新技术。 2010年1月,《阿凡达》全球公映。不仅缔造了新的全球票房纪录,在北美地区也一骑绝尘,《阿凡达》在北美地区上映47天,总入账6亿110万美元,超越了《泰坦尼克号》之前保持的6亿10万的记录成为新的本土票房总冠军。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轻松实现自我超越,再次成为“世界之王”。 《阿凡达》成功后,有人这样评价他:在拍摄地,詹姆斯·卡梅隆是个苟求、专横的“暴君”;在家庭中是个不会体贴并且见异思迁的丈夫;在好莱坞同行看来,卡梅隆是一个偏执狂和烧钱的机器。然而在很多普通影迷眼里,这些指责完全无关紧要,它们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就是出于嫉妒的恶意攻击,世界上只有一个詹姆斯·卡梅隆,那就是大英雄詹姆斯·卡梅隆、大天才詹姆斯·卡梅隆、无以伦比,无所不能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无疑,詹姆斯·卡梅隆是二十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导演之一,他曾经两度创造电影投资的最高纪录,拍摄过一部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平了一部影片获得奥斯卡奖数目的纪录,并且每一部影片都为以后的电影树立了技术的标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案例 | ||
没有相关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