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
窦婴与灌夫之死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次官场超级大地震:两名正国级、一名正部级官员死亡;一名正部级官员被降职;多名部级以上官员被训诫。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社交反面教材:交友不慎害死人。 魏其侯窦婴,西汉政界大佬:三朝元老(文帝、景帝、武帝)、头号外戚(窦太后的侄子,窦太后的弟弟未从政)、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出任大将军,坐镇荥阳,负责齐、赵战区)、武帝的首任丞相。 就是这么个大人物,元光四年(前131)十二月三十日,被公开斩首。倒霉就倒霉在他有个好朋友:灌夫。 灌夫是个什么人?二货。他是个正部级落马官员,平定七国之乱时一战成名,历任中郎将、淮阳太守、太仆等重要职务。本来仕途一片光明,但是,他有两个特点:一是嗜酒成性。一喝就多,一多就闹事。他曾经喝多了,把窦太后的堂弟、正部级官员窦甫给揍了。二是为非作歹。多次因为违法乱纪而被撤职;在老家颍川郡(今河南中部地区),更是横行霸道、鱼肉百姓。颍川人民对他恨之入骨,诅咒他全家不得好死。 所以,武帝对他很失望,彻底放弃。灌夫失势后,久居长安。然后,他又增加了一项新技能:不畏强权。越是位高权重的,他越要对着干;越是年轻干部,他越尊敬、爱护。看着很爷们、很仗义吧?其实,就是心理扭曲。他不服气、不甘心。所以,摆出一副“老子最牛、谁也不怕”的派头,在长安城,出了名的又臭又硬。 就这么一位天天耍酒疯、喜欢报复上流社会的二货,竟然和窦婴成了老铁。因为他俩同病相怜。窦婴,也过气了。窦婴确实牛,但主要牛在姓窦,窦太后的窦。窦太后死后,他的靠山没了,就过气了。以前,位高权重、门庭若市;现在,赋闲在家,门可罗雀。唯一尊敬他、巴结他的,是灌夫。两人惺惺相惜、各怀心思。 窦婴看重灌夫,是要恶心、报复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看看人家灌夫,重情重义,纯爷们,值得交往!灌夫巴结窦婴,是想借机抬高身价、多认识些权贵:看看我灌夫,重情重义,纯爷们,值得交往!两人相见恨晚,亲如父子。 然后,灌夫开始“坑爹”。他惹了最不该惹的人:田蚡。武安侯田蚡,新一代头号外戚、窦婴plus版:王太后的弟弟、武帝的舅舅、新任丞相。 这位爷不仅位高权重,而且骄横、自私、阴险。武帝都看不惯他,却拿他没办法。他当丞相后,住着最豪华的宅子,占着最肥沃的土地,收着最巨额的贿赂,过着最奢靡的生活。官员任命,他一个人说了算。只要钱到位,一个老百姓可以直接当正部。武帝直接怼他:您的人安插好了吗?我也想安插几个。他竟然还向武帝申请,把考工(皇家造办处)的办公区批给他当宅基地。汉武帝直接怼他+1:武库(中央军火库)的地段更好,您要不要?灌夫本来是想巴结田蚡的。 灌夫第一次得罪田蚡,是因为一顿酒。有一天,灌夫穿着丧服去拜见田蚡。这是很不礼貌的事。古人居丧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便拜会别人,尤其是田蚡这种大领导。田蚡有些不爽,就调戏他:我本想约你一起去拜会窦侯爷,没想到你在服丧,真不巧。灌夫很激动:丞相这么看得起我,只要您能来,我这都不叫事。我现在就去通知窦侯爷,咱们明天见。田蚡笑着说:好。 窦婴听说后,也很高兴,觉得很有面子。当天就开始准备,全家一直忙到第二天清早;然后,等田蚡来。都中午了,也没见个人影。窦婴有点不爽,就问灌夫:丞相不会忘了吧?灌夫更不爽:我这么给他面子,居丧期间都出来陪他,他怎么能忘?我去催他。 灌夫到了丞相府,田蚡还没起床呢。见了灌夫,田蚡抱歉说:昨天喝多了,忘了这茬。然后,洗漱、出门,一点不着急,车开得还很慢。灌夫更生气了:有你这么看不起人的吗? 到了窦婴家,开喝。灌夫又喝多了,很不爽,要找回面子,非要拉着田蚡一起跳舞。田蚡懒得搭理他。灌夫就直接开骂。窦婴赶紧让人把灌夫送走了,然后向田蚡道歉:他喝多了,见谅,见谅。田蚡笑着说:我怎么会跟他一般见识?咱们继续。 这就是灌夫:既想拍,还要装,一觉得被鄙视,马上受伤、失控。 灌夫第二次得罪田蚡,是因为一块地。田蚡看上了窦婴的一块地,派下属过来直接要:您那块地不错,让给我吧?窦婴大怒:我虽然退休了,你虽然正当红,但也不能仗势欺人吧?不给!不给就不给吧。窦婴这种老领导,论辈分还是汉武帝的表叔,田蚡就算不爽,也不能怎么着。 但灌夫“不畏强权”的老毛病又犯了。最搞的是,他不敢骂田蚡,就把田蚡上门要地的下属臭骂一通。这就有点二了。你以为,窦婴能骂,你就能骂?田蚡大怒:灌夫扯什么淡,关他屁事? 灌夫第三次得罪田蚡,是因为一个把柄。田蚡开始收拾灌夫,成立了专案组,调查灌夫在老家鱼肉百姓、祸害地方的事。这招挺狠,因为当时为加强皇权,中央正在严打地方豪强,只要证据确凿,都是灭门的极刑。灌夫也不是省油灯,直接拎出田蚡教唆淮南王谋逆的事做要挟。当年,汉武帝一直生不出男娃。淮南王刘安勤政爱民、德高望重。田蚡巴结淮南王,说:陛下无子,这皇位,将来肯定是您的。 谋逆罪,田蚡也扛不住,于是找人居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灌夫确实二,你捏着一个随时能让田蚡丧命的把柄,就这么和解了?和解得了吗? 灌夫第四次得罪田蚡,还是因为一顿酒。公元前132年夏天,田蚡娶媳妇(当然不是第一次结婚)。姐姐王太后很高兴,命令在京的诸侯、皇亲国戚都去喝喜酒。灌夫本来可以不去,也不想去,因为他既不是诸侯,又不是皇亲。但窦婴出于好心,想缓和他和田蚡的关系,就硬拉他去了。结果,这场婚宴成了灌夫的鬼门关,也成了窦婴的催命符。史称:灌夫骂座。 婚宴上,田蚡敬酒时,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干杯;窦婴敬酒时,除了老相识,其他人都爱答不理的。场面很尴尬,灌夫很不爽,开始耍酒疯了。他给田蚡敬酒,田蚡说:随意吧。灌夫说:我干了,领导看着办。田蚡当然随意。 灌夫压着火,继续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时,灌贤正和西宫卫尉(武帝警卫局局长)、名将程不识耳语私聊,没看见他。灌贤算是灌夫的堂弟。灌夫本姓张,他爹是开国大爷灌婴的亲信,所以,后来改姓灌。灌贤就是灌婴的孙子。灌夫憋了一肚子火,看见灌贤不搭理自己,就直接开骂:平常你把程不识骂得屁钱不值,现在,老子过来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在跟程不识八卦!装什么装? 田蚡虽是个小人,但出了名的脑子好使、嘴巴会说,一看灌夫开始耍酒疯,立刻往死里整他。田蚡接着灌夫的话茬,来了一句:程将军和李将军(李广,时任东宫卫尉,太后警卫局局长)是皇上和太后的警卫局局长,你当众辱骂程将军,这也是打李将军的脸呀。一句话,把李广、王太后和汉武帝都捎进来了。你这是在给他们难堪! 灌夫接着耍酒疯:今天你就是杀了老子,老子也不怕,什么狗屁程不识、李不广?客人们一看事情闹大了,纷纷提前退场。窦婴也站起来,示意灌夫:赶紧走吧。想走?怎么可能。田蚡大发雷霆:灌夫啊,看来我平常太惯着你了。今天我奉太后之命举办酒宴,你竟敢公然闹事,犯了大不敬之罪。即刻拿下。老账新账一起算,田蚡以鱼肉百姓、祸害地方为由,当场派人分赴长安、颍川,抓捕灌夫的家人和下属,全部以死罪论处。 窦婴非常懊恼、羞愧,想尽办法去救灌夫。夫人劝他:灌夫得罪了田蚡,就是得罪了太后,你怎么救?窦婴说:大不了这个侯爵我不要了,总不能看着灌夫去死。景帝对窦婴有过评价:自以为是、冲动。灌夫被抓后,窦婴的反应充分印证了这一评价。 窦婴向武帝做汇报,替灌夫求情。田蚡向武帝做汇报,建议将灌夫满门抄斩。一边是奶奶家的表叔,一边是姥姥家的舅舅,武帝才不愿背锅呢,下令:田蚡、窦婴到长乐宫当着太后的面儿公开辩论,在京部级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会上,窦婴坚持认为:灌夫就是耍酒疯,罪不至死。田蚡坚持认为:灌夫犯了大不敬、祸乱地方两项大罪,必须满门抄斩。武帝没办法,就问参会的大臣:你们觉得呢?这种神仙打架,谁敢表态?大臣们都装傻。只有三个人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分管领域,不得不强行表态: 御史大夫韩安国说:窦婴和田蚡说的都有道理,请陛下圣裁。西汉著名直臣、主爵都尉(中管干部局局长)汲黯说:我支持窦婴(这才是真正的不畏强权)。内史郑当时说:窦婴说的好像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全对。 武帝气得大骂郑当时:你平常没少打窦婴和田蚡的小报告,今天让你公开表态,瞧把你怂的!信不信我把你们一起宰了?会后,郑当时直接被降职。 这场辩论会,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武帝宣布散会后,回家陪王太后吃饭。王太后气得不吃饭,说:我还活着呢,他们就敢欺负我弟弟。将来我要是没了,我弟弟还不被他们欺负死?武帝被逼无奈,下令:灌夫,满门抄斩;窦婴,公开处死。 窦婴被杀三个月后,据《史记》记载:田蚡突然身患怪病,一直喊着:我有罪,我有罪,饶了我吧。家人请大师来看,说是窦婴、灌夫的鬼魂来索命。田蚡就这样死了。 这场官场大地震,最后的赢家是武帝。奶奶家的头号外戚、妈妈家的头号外戚都死了。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东方力量整理、推荐、上传。核心内容原题《窦婴之死:有一种绝症叫交友不慎》,来自宅叔扯资治通鉴公众号,作者未知。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案例 | ||
没有相关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