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修养案例库 >> 正文
唐朝郭昕孤军守边近50年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guo.jpg

郭昕(?~808年?),华州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汾阳王郭子仪之侄。唐朝名将。

安史之乱后,公元760年,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抵御吐蕃进攻,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留后。郭昕守安西四镇,李元忠驻守北庭都护府,并和回鹘、沙陀相互支援,成为掎角之势。吐蕃攻打多次也无可奈何。

后来,朝廷为了平息安史之乱,将河西走廊与驻防西域的守军调回平叛,吐蕃趁机出兵,攻下河西走廊。764年,吐蕃攻陷凉州,766年,吐蕃又攻陷甘州。

随着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攻势越来越猛烈,郭昕再也得不到朝廷的消息了。在与朝廷失去联系、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们与吐蕃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不过,郭昕并不是孤军奋战,其他地方的唐朝将士们也正全力抵抗着吐蕃大军:在庭州,有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在西州,有刺史李琇璋;在伊州,有刺史袁光庭;在沙州,有刺史周鼎;在瓜州,有刺史张铣。他们虽然无法再和长安取得联系,但却赤心报国,无不用有限的兵力抵抗着数倍于己,甚至十倍、十几倍、几十倍无己的吐蕃大军。

他们虽然拼尽全力,但未能扭转战局,也没能等来长安派来的援军:瓜州陷落,张铣战死了;沙洲陷落,周鼎战死了;伊州陷落,袁光庭战死了;西州陷落,李琇璋战死了。最终,吐蕃攻陷整个河西走廊,唐朝只剩下西域的安西四镇和庭州还在坚持战斗。

郭昕和李元忠对长安的思念也倍加强烈,他们在战争的缝隙中,一次次派人出使长安,希望能和朝廷重新取得联系。从安西都都护和北庭都护府前往长安的使者去了一波又一波,却往往再无下文,直到781年,才有使者成功抵达长安,并成功返回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与长安失联近十六年的西域再次与朝廷取得了联络。朝野上下皆被他们“舍身报国”的精神感动,连唐德宗本人都为之钦佩,特意下诏激励西域将士,并拜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封武威郡王。

此时的大唐刚刚从安史之乱中恢复过来,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虎视眈眈,除了精神鼓励,已经没有余力支持西域!无奈之下,郭昕依旧只能独立坚守。787年,郭昕困守安西的局势发生了转变,唐德宗因吐蕃“平凉劫盟”,转而与西北地区的另一大势力回纥修好。同时,唐德宗还派遣段文秀,借道回纥前往安西,表明唐朝不放弃西域的决心,以激励坚守安西将士。这对于郭昕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虽然李唐中央依旧无法直接支援安西,但是有了回纥的支持,仍然可以大大减轻北庭、安西二府飞地唐军将士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此时边疆也一度出现了安谧的景象。

此后数年,吐蕃对西域的攻势有所减弱,甚至有停止的迹象,但是郭昕和李元忠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间修筑城池,加固城防,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战争的到来。原来,唐德宗为了削平割据自立的藩镇,主动改善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吐蕃虽然答应了和谈,却提出了让唐德宗割让安西四镇和庭州的条件,最终,唐德宗没有答应吐蕃提出的条件,双方的谈判由此破裂。

随着回纥势力的衰落和谈判的破裂,战事再次爆发。郭昕所坚守的安西四镇再次暴露在吐蕃的攻势之下。

早有准备的郭昕和李元忠又一次次击退了吐蕃的进攻,当李元忠战死后,杨袭古继任为北庭节度使,继续和郭昕共抗吐蕃。

790年,吐蕃击败杨袭古,攻陷庭州,其后,杨袭古借助回鹘(回纥)的军队反攻吐蕃,再次被吐蕃击败,并被回鹘杀害,北庭都护府于是不复存在。北庭都护府陷落后,郭昕再次和长安失去联系,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对朝廷来说,郭昕的生死存亡也再次成了一个谜团。

郭昕上次和朝廷失去联系后,尚有李元忠等一起抗敌,这次和朝廷失去联系后,他就只能依靠自己了。郭昕刚来安西都护府时,还是一个满头黑发的小伙子,而今,他已经是一个伤痕累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满眼望去,郭昕麾下的将士们也都是伤痕累累、满头白发。但是,郭昕和安西将士们的目光依然炯炯有神,身体依然孔武有力,每当吐蕃前来攻城,他们都还能全身披挂,拿起武器,和吐蕃人展开殊死搏斗,让吐蕃人吃尽了苦头。

791年,792年,793年,794年,795年,796年,797年,798年,799年,800年,转眼间,十年已经过去,龟兹城仍然屹立不倒。但是,安西的将士们越战越少,吐蕃人的攻势依然那么猛烈。

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数千残兵面对的是而立之年的弃猎松赞亲率的十万虎狼之师。最终,郭昕寡不敌众,公元808年初冬,大漠已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龟兹城被吐蕃重重包围。白发苍苍的郭昕老将军,慨然拔剑高呼,震天的喊杀声里,年老体衰、面黄肌瘦的将士们们手持兵器,与登上城头的吐蕃军进行了最后的浴血肉搏。全体将士壮烈殉难,无一人投降!唐朝在西域的最后一个据点龟兹城于是陷落,安西都护府不复存在。

从公元760年开始驻守安西都护府,到公元808年孤守龟兹城为国捐躯,郭昕和全体将士整整驻守了近50年。

安史之乱后,吐蕃在大举进攻河西走廊和西域的过程中,遭到了无数唐朝将士们的抵抗,郭昕作为最后一个坚守西域的将领,向唐朝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向吐蕃展现了自己的顽强。郭昕、李元忠、周鼎、张铣、李琇璋、袁光庭等忠烈之士虽然死了,却依然活在当地百姓的心中,四十多年后,张议潮继承他们的精神,起兵反抗吐蕃,收复河西走廊,使沙、瓜、甘、肃等州复为唐朝所有,而唐朝的军队再也没能踏进西域。当中原王朝的军队重新踏进西域时,已经是明清时期了。

感于武威郡王郭昕的盖世神威,后人尊称他为铁血郡王。文标.jpg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欢乐英雄整理、推荐、上传。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个案例:
  • 下一个案例: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案例
    没有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