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
咬定发展目标 推进富民强县 奋力迈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2008年,我们将咬定目标,扭住重点,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克难攻坚,奋力突破,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 一、咬定一个目标 未来3年,是XX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对建设区域性经济强县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实现XX经济新一轮大决战、大突破、大发展,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始终突出项目建设,切实加快“三化”进程,奋力迈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力争到2010年实现GKP92.7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年均增长18%,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全面实现建设区域性济强县的奋斗目标。 2008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不动摇,脚踏实地,矢志不移,义无反顾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力争GDP达到65.56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1.98亿元,增长20%,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和城市化水平等重要经济指标,适应全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突出两个重点 ⒈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让农民增收快富。要通过调整种养结构实现农业高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动千家万户主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户连基地的生产模式,力争全县农民人均种养增收300元。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把带动基础农户的数量作为考察龙头企业社会贡献率的重要标尺,使企业真正成为联结千家万户的纽带。力争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其他农民人均增收300元。要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转换工作思路,由过去单一的劳务输出转移到劳务输出与培育本地就业能力扩大劳务输入相结合上来,由过去低素质劳动力输出转移到培训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上来。重在发展本地企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能力,力争全县新安置农民工6万人。要从搞好服务上指导农民增收。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努力实现由管理农民向引导农民的转变,由指挥农业向服务农业的转变。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全局利益制定好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正确的产业导向;要坚决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强化流通服务工作,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向农民发布各种具有权威性、前瞻性、指导性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要切实办好各类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科技示范点,使之真正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⒉突出抓好财政增长,壮大县域综合实力。要把财政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枢纽工程来抓,围绕财政增长上项目,办工业,兴产业。一是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总量持续增长。扶持发展高税率产业、高税值项目和重点纳税企业,力争年内发展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1个,超500万元的2个,超100万元的10个,超20-50万元的100个。在重点发展规模纳税大户的同时,大力培育工商个体零星税源。加快城镇步伐,大力发展交通、建筑、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使之迅速成为重要的新兴财源。二是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扩大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三是立足培植财源后劲,发展后续财源。 三、加快“三化”进程 ⒈以民营工业项目为龙头,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一要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继续抓紧去年18个项目中未完工的8个民营工业重点工程,确保全面实现建设和投产计划。新筛选确定10个优势更突出、带动辐射能力更强的民营工业项目作为主攻目标,重点扶持。切实抓紧XX、XX两个矿的开发建设,迅速启动XX矿、XX塑胶、60万吨干化水泥、5万吨电解铅、XX安全鞭炮炸药、XX植物生化农药和XX锰业、XX玩具、XX锰业、XX家具第二期工程第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资开发,全面掀起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新高潮。二要继续加紧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空间结构清晰、土地利用合理、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生态工业园区。落实入园优惠政策,大力整治周边环境,促进XX、XX、XX、XX等在建企业迅速建成投产。确保5个以上新的规模企业入园,园区民营工业产值突破3.5亿元。抓好XX、XX工业小区的规划修订和开发,实施“三轮”带动战略,加速全县工业化进程。三要全力培育优势产业支持食品加工、家具制造、采矿冶炼、烟花爆竹、草席加工、化工、制革、纺织、建材等9大支柱产业加速发展,力争9大产业在发展规模和产品质量上再创新高。 ⒉以连接线和“新区”开发为龙头,实现城镇建设新突破。一要审时度势,奋力抢抓XX高速公路XX连接线开工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前蟾性、区域性、整体性、基础设施共享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县城西扩南拓和经济长廊建设,抓紧高速公路连接沿线集镇的改造,充分利用XX、XX、XX中心集镇的地理优势,加大城镇开发力度,努力形成县城——中心镇——小集镇三位互动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二要加油鼓劲,着力推进新区开发,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继续完善XX道、XX路、XX路等3条连接新老城区主干道的规划和建设,使新老城区迅速融为一体。抓紧搞好县城南区的详细规划,拓开县城南口,拉开县城骨架,向南立体开发。完善县城新区的基础设施,把新区真正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的现代样板城区。重点建设XX、商业步行街和农贸市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医院、学校和公园等公益设施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三要持之以恒,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市化水平。坚持“建管结合”的原则,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强化城管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县城,吸聚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 ⒊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现农业产业化新发展。一是做大龙头,促进农业工业化。坚持用工业手段装备改造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充分利用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向纵深加工型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增值。大力鼓励龙头企业克服传统小农意识和作坊式生产、宗族式管理弊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化“航母”,促进企业向集体团化方向发展。同时,推行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大力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XX集团、XX米业、XX草席、XX桑业、XX粉丝、XX药材、XX苕头、XX制革、XX家具、XX糖果等10家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二是培育基地,推动产业规模化。要依托龙头企业,重点拓展优质稻、黄花菜、席草等三个优势产业带,进一步培育壮大香芋、苕头、桑蚕、烤烟、药材、草食牧畜、外贸猪等十大特色种养基地。三是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巩固XX、XX两个著名商标的同时,再创两个全省知名品牌。 四、强化四项措施 ⒈全力招商引资。坚持引进外资与内资并举,引进资金与技术、管理、人才、设备并重的方针,进一步强化领导,硬化措施,创新机制,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要坚决实行外商投资优侍证和一卡通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商投资成本。要把XX工业区、XX新区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基地;新区宾馆、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设施项目,要全方位推向社会,重点招商。要切实抓好XX等一批关键项目和重点领域的招商,积极协调解决XX水电站建设的前期矛盾,争取该荐目尽快落户。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在资源换技术、产权换资本、市场换项目、存量换增量等方面取得突破。力争今年招商引资总量增长30%,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项目突破6个。要积极争取金融投入,广泛吸纳民间资金,争取做到用XX的钱为XX人民办更多的事。 ⒉全面优化环境。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强化收费监督,重点整治部门“四乱”和公路“三乱”,切实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要采取“保重点”的措施,即对外资企业、规模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全天候监控。要加强市场监督,重建社会信用,从严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正当竞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切实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努力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⒊维护社会稳定。要继续推行“三帮一”、“五帮一”帮教制度,对全县重点信访案件,按照“一个问题,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落实“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领导包案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制止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和集体上访活动。从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确保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⒋切实改进作风。要把党和政府机关的作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两区一线”是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县党政主要领导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投身“两区一线”开发建设,做到宏观规划亲自审定,重点建设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拍板,复杂矛盾亲自协调,重大项目亲自落实。继续推行县级领导项目责任制,对规模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任务时间表、一个标准考核,明确责任,严明奖惩。对龙头工业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和关键招商项目要实行重奖。继续完善企业特派员制度,精心挑选一批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协调能力强的科级领导干部进驻企业,常年服务,帮助企业协调矛盾,排忧解难。要强化调度抓落实。对重点建设项目要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和情况汇报会。要强化督查抓考核。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邀请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人士对全县所有的服务单位进行公开评议,年终评出10个最佳服务单位和2个最差服务单位,实行重奖重罚,情况通报全县。始终牢记胡锦涛同志“群众在我的心中有多大份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大份量”的谆谆教导,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决做到勤政爱民和清廉为政。继续深化作风整顿,全面推行“五禁三考”,大力弘扬“厉行求实,厉行节约,励行守纪”的优良作风,鼓励真抓实干,反对贪图虚荣;鼓励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鼓励奉公守法,反对放荡不羁;要尊重客观规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