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公文写作 >> 正文
某地08年经济工作会议发言之六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突出重点  开拓奋进

努力打造和谐发展的新XX

 

2007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大发展环境下实现了大展,在大竞争压力下取得了大进步。全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民营经济、工业化、招商引资、农业等多项工作跨入省、市先进行列。

2008年,我区将紧紧围绕建设“新XX”的目标,努力推进全区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工业化总揽经济工作全局,以招商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以民营为主体,以拓城为拉力,以民生为根本,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按照这一思路,重点要打四“四张牌”。

 

一、打好资源牌,壮大产业群

 

依托富甲中南地区的盐卤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举区之力打好资源牌。一是抓好服务,壮大龙头。继续坚持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对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有骨干企业、新引进的民营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对正在改制中的企业切实加大宣传、信息服务力度,千方百计为企业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对新落户的正在建设中的企业主动协调周边关系,及时调处各类矛盾,妥善解决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建设等难点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建设、早日投产;大力支持规模企业、纳税大户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帮助其做大做强。要让所有落户我区的企业都能安心生产,放心发展。二是抓好园区,形成规模。按照“产业集群、聚集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园区建设,迅速形成盐卤化工、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建筑材料四大工业群。充分利用XX工业园现有基础,重点扶持XX化工尽快完成年产10万吨小苏打二期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小苏打生产基地;促进XX化工15万吨无明粉项目尽快投产,形成中南地区最大的无明粉生产基地;支持XX公司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食用甘油和人造金刚石,使之成为全省一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加快推进占地100亩、投资8000万元的XX尽快投产见效;积极引进投资2亿元,年产60万吨工业盐项目落户。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引进列多关联企业,对盐卤资源进行细开发、精加工、循环利用,形成盐化工业群。充分利用XX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和交通优势,进一步扶强XXXX化工、XX仪器、XX铸造、XX水泥等骨干企业,大力支持XX仪器开发扁线漆包机等系列新产品;支持XX水泥在一期工程(30万吨)投产后,迅速启动二期工程(60万吨)的建设;支持XX铸造新型收割机批量生产、占领市场。与此同时,依托XX水电站的能源优势,引进冶炼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完成XX钢厂二期工程建设,建好投资过亿元、年产各类优质钢材25万吨的生产线;积极推进投资1.5亿元、征地250亩的XX钢铁公司整体搬迁,新建年产螺纹钢、线材30万吨的现代化生产线,打造建材工业群。促成香港XX针织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服装项目尽快落户开工,扶持XX公司引进法国服装设计技术,生产各类高档资成人服装,建设服装加工企业群。通过工业的集群发展,确保2008年底全区规模工业达到80家,工业增加值突破4亿元。三是抓好改制,盘活资产。按照“盘活存量、引进增量”的要求,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区、街、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扫尾工作,确保改制一家,成功一家;全力支持XXXXXXXX等坐落我区的国有企业做好主铺分离、资产重组工作,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让老企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打好生态牌,建设后花园

 

依托城市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建设XX人民生活休闲的后花园。一是做大基地创规模。按照“调大规模、调优结构”的要求,促进农业基地向大(规模大)、新(领域新)、优(品质优)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区“XX葡萄研究中心”、果树园艺中心的技术力量,优化万亩鲜食葡萄基地品质,扩大早熟梨等优质水果和优质无公害蔬菜规模,壮大美国红提基地,使XX乡、XX乡成为全市的大菜篮、大果盘。充分利用系列支农政策和我市免征农业税的机遇,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把XX镇、XX镇建设成为城区最大的优质稻基地。二是扶强龙头创品牌。重点抓好葡萄的冷藏和加工,形成葡萄产业链;抓好竹木的种植和加工,形成竹木产业链;抓好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形成生猪产业链等。进一步打响XX木业、XX食品、XX饲料、XX饲料、XX油茶等品牌,使之在全国具有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利用年出栏15万头生猪的基础优势、饲料加工生产优势和全市最大的XX种猪场、XX生猪良种繁殖场的品种优势,引进1-2家大规模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三是发展休闲创效益。按照“区域化布局、高档化建设、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增强全区域休闲农业的辐射力、吸引力、竞争力,提高休闲农业的产值和效益。在空间布局上,突出以XX路、XX路和XX国道三路为主干,再向周边延伸发散,重点定位在XX路两边,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做到既自成体系、形成规模,又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在景点建设上,按照“建筑出精品、设施上一流”的要求,彰显特色,提高品味,力求匠心独具,个性鲜明。在经营方式上,突出“餐桌上品特产,田野中赏美景,农庄里享乐趣”的特色,推出田中摘果、棚中采蔬、土灶烹调等系列“农家乐”活动,让游客充分享受田园乐趣,体验农家生活。重点加快XX旅游学校、XX训练场建设进程,使之与XX湖休闲中心相得益彰;加快XX湖开发进程,使之与XX休闲中心交相辉映;加快XX休闲中心的开发进程,使之与XX园互为映衬,真正把生态休闲农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珠晖发展的新亮点。四是强化设施打基础。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力度,力争在汛期前高标准建设好XX防洪堤二期工程,争取省市水利资金合龙XX防洪大堤,切实做好五XX水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XX补水站续建工作,让该工程早日发挥效益,增强全区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抓住我区农业开发列入国家计划项目县市区的机遇,加紧做好农业开发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促进农业开发项目向XX镇、XX镇转移。通过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全区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打好拓城牌,建设新城区

 

充分利用我市城市建设“东扩南移”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拓城强区”战略。一是构筑新网络。切实抓好东外环线、XX连接线建设的扫尾工作;加快XX路建设和XX路西延工程进程;启动并推进XX大道、XX新干线的建设;加快XX南路、XX路、XX路的改造,构建新的城市道路骨架,提升XX城市品位,改变XX发展现状。二是建设新城区。重点加快“两院”的建设进程,加快“高职院”的扩展进程,加快XX校、XX电子学校(全市最大的民办中专)搬迁进程,加快区机关的启动和建设进程,加快市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加快10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寓建设,把XX新区建设成集教育、科研文化、高档住宅于一体的新城区。三是塑造新面貌。在抓好城市建设大项目的同时,切实加大省、市级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力度,着力抓好社区、背街小巷的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加大环卫清扫力度。要重点管理好XX街、XX路三条线,整顿好XX广场、XX公园、XX样板街三条线,整顿好XX广场、XX公园、XX汽车站三大片,营造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的人居环境。

 

四、打好市场牌,推进三产业

 

继续按照“城区大商场,城郊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加大市场建设和调整力度,推动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一是提升市场品位。加大对XXXX等一批老市场调整力度,引导个体工商户提高经营水平,进精品、卖名牌,共同打造XX各大批发市场的品牌和形象,建设繁华的中心商贸区。根据XX路已初步形成经营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农用三轮车一条街,XX路已基本形成经营建材一条街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强引导,大力建设特色街、专业街,实现规模经营与特色经营的良性互动。抓住XX风光带、XX路建成后,环境改善、人流聚集的机遇,协调沿线单位搞好商业策划,引导XX路向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二是发展市场物流。围绕盐化、冶金、饲料、果蔬、服装等产业集群和我区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发展商品的仓储、保管、流通业,重点抓好浙江客商在XX投资亿元兴建占地5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项目;大力引进资金,建好XX果蔬物流园。在全区形成市场大买大卖、商品大进大出的流通格局。三是培育市场产品。充分利用城区中心片批发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以印刷、鞋帽、服装、床上用品、小五金等产品为主体的加工业,实现产品加工与市场销售的对接,为我区商业批发市场的繁荣建立巩固的后方加工基地。四是开发旅游产业。我区景点很多,既有XXXXXX等一批“古色”景点,又有XXXX等一批“红色”景点,还有XXXX湖等一批“绿色”景点。这些景点既成体系,又各具特色和风格,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区将充分利用景点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正确引导,大力宣传,吸此大量民资、外资投资旅游业,开办旅行社,推出“XX一日游”等项目,将XX旅游全面融入XX及全省旅游圈,全力打造“XX休闲”的旅游品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