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
导语 长沙,神州大地中部的内陆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三千年前,长沙始有城市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楚国南方的军事重镇、滨临湘水的战国古城。 三百年前,古城长沙饱经明末清初的兵灾蹂躏,在上世纪的文夕大火中夷为废墟。和平解放,长沙开始艰难地新生。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前夕,长沙是一座畸形的消费城市,到1978年,人均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倒数第四。 三年前,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长沙昂首阔步新的跨越,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瞩目今天,这是实现跨越的长沙:GDP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市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首次跨入GDP总量千亿元省会城市行列。 这是崛起中部的长沙。财政增长速度高居中部城市首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排名中部地区第一。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排序中,长沙列第16位。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序中,长沙结构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三。 跨越与崛起,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景象; 跨越与崛起,是环境的支撑、文明的伟力。 长沙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20项荣誉称号,2003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把长沙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典型向全国推介。 这是耀眼的长沙之光、灿烂的文明之光。 崛起的支撑: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抢抓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长沙首先把战略眼光瞄准在环境上。 建设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长沙变了”,无论是旅居长沙的匆匆过客,还是回到家园的长沙游子,都由衷发出这样的感叹、赞美。 五一大道纵贯东西,芙蓉路连南接北,湘江大道、潇湘大道、长沙大道、金星大道、岳麓大道、绕城高速,拉开城市骨架。五座大桥飞架湘江。随着三汊矶大桥动工兴建,长沙“一江两岸、西文东市、六桥三环、山水洲城”的宏伟蓝图化为现实。 长永高速东走浏阳;东至江西,长潭高速南达株洲、湘潭,直达南粤,长常高速西至常德,联通湘西,京珠高速北上岳阳,远接北京。黄花机场航班频繁,长沙新港通江达海,长沙火车站吐纳如流。 长沙变了,不只变大了,长高了,而且变靓了,变得更宜于人居。规划覆盖每一寸土地,绿化覆盖每一寸土地,美化覆盖每一寸土地。以人为本的温馨、自然和谐的天韵扑面而来。长沙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78平方米,主干道上人行道、地下通道布局合理,公共标志准确清晰,无障碍设施完备。改造提质背街小巷513条,庭院深深深几许,背街小巷靓起来。 尊重民利,关注民生。构建社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扩大社会保险覆盖,扩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实施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劳动力资源需求指数排名中部第二位,失业率控制水平排名中部第一位,为社会和谐、文明共享构筑了有力的保障网。长沙平均预期寿命达74.9岁,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1.08平方米,恩格尔系数降到33.4%,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水平居全国第6位。 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岳麓山上,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天心城头,指点潇湘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贾谊故宅,不见定王城旧处,长忆太傅井依然。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湘文化至今在历史的血管里雄浑脉动;独立寒秋,橘子洲头,沁园春的长歌于湘江北去的浩浩波涛中回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通过广泛讨论,市民投票,用独特的方式,长沙提炼出自己的城市精神。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出台了《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设太平街、开福寺、清水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维修11条历史文化街巷和23栋历史文化名宅,恢复96处历史遗迹。 现代文化的魅力动人心扉。田汉大剧院、湖南大剧院、简牍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报业中心、出版科技园、出版物交易中心、贺龙体育文化中心、金鹰影视城……大型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建设滨江音乐厅、长沙博物馆、长沙图书馆,湘江和捞刀河交汇冲积的三角洲上,将崛起长沙的“悉尼”。《布衣毛润之》、《雍正王朝》、《秋天的花鼓》等文艺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阳光乐章》、《大地之子》传唱不衰。《蓝猫3000问》催生出长沙卡通的谱系。 长岛人歌动地诗。“长沙之春”、“长沙之夏”、“长沙之秋”,“牵手芙蓉”、“欢乐星城”、“湘江韵律”,四季踏歌,大地飞歌,处处是文化的广阔舞台。万民同乐走进新世纪、社区文化展示周,人人是舞台上文化的主人。金鹰节、城运会、映山红戏剧节,天天是文化的盛大节日。大剧场内高雅经典,歌厅演艺火爆长沙,酒吧一条街风情万种,都市文化魅力无限。文化产业如朝阳喷薄。文艺湘军、出版湘军、体育湘军、影视湘军强劲崛起。长沙文化开放与创新一派勃勃生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全国23个特大城市国民教育综合评价中,长沙名列第七。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8%,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建设阳光政府。宽敞明亮的办事环境,整齐划一的窗口布局,清晰明了的指示标牌,满面春风的热情笑脸。这里不再是望而生畏的似海衙门,而是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不再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府老爷,而是系民情、解民忧、谋民利的人民公仆。这里是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在长沙,238个这样的政务综合中心和公开办事大厅遍布各个县区、街道和社区。 万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人民群众看到的是公仆本色,感受的是公仆情怀。 万人评政府———政府新闻发布、政务信息上网,听证会、咨询会,削减行政审批、严格公务问责,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可问责的阳光政府。人民的眼睛检验政府的诚信。 建设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强基固本,预防为主,创建平安长沙。 构筑街面防控网。GPS,移动目标卫星跟踪定位系统。700余名巡警、60台GPS巡逻车,与110报警系统并轨,平时巡逻搞服务,有警出击抓现行。白天车水马龙,入夜万家灯火,城市一派祥和。 构筑社区防控网。一社区一个警务站,一社区一支巡逻队,重心下移,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社区真正成为城市和谐的基石、市民安居的家园。 构筑卡口防控网。巡警岗亭为基础,出城哨卡为核心,警务站为依托,形成6道防线,3道屏障,公共安全感大大增强。 集中整治交通秩序。车畅人欢,物畅其流,长沙城市交通晋级全国“A类二等管理水平城市”第一名。 “四降一升”,创建平安长沙取得了显著成效。刑事案件增幅显著下降,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等衡量社会安全的重要指标显著下降,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显著上升。 社区海选,村委直选,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建设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制定《建设信用长沙的实施意见》和《信用长沙考评体系》,着力构建行业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打造信用长沙。 服务重优质,满意在长沙。服务承诺、执法公示,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巾帼英雄示范岗,的士流淌着“蓝灯”文明,燃气点亮了“蓝焰”文明。行业因诚信而擦亮了服务窗口。 建设诚信商业圈、信用广场、诚信联盟。长沙令人瞩目地崛起袁家岭、五一广场、火车站、东塘、溁湾镇、侯家塘等六大商业圈,涌现了五一大道、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等6条国家和省、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世界知名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平和堂因长沙的市场而博弈,因长沙的信用而共赢。 评选“十佳诚信企业”、“十佳诚信经营户”、“十佳诚信标兵”,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言而有信、有诺必践。信用,长沙一张魅力四射的名片,一张金质的通行证。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总长达148.5公里的环城林带用葱葱绿色呵护长沙。出城之口,沿京珠高速、长常高速、长永高速、机场高速和京广铁路、长石铁路两厢,展开总长达164.8公里、掩映成荫的绿色通道。建设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等六条总长216.8公里的江河风光带,建设8个森林公园和22个生态主题园。环绕长沙,即将形成一个大规模宽厚的绿色生态圈,建成青山、森林、绿岛、碧水相连的生态景观走廊,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7.53%。实施绿树、芳草、鲜花———美好家园计划,见缝插绿、破墙造绿、拆违还绿。投入近6亿元,新增绿地330公顷。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社区花园化。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江山多娇,风光如画。 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控制大气污染,整治城市噪声,保护城市水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良好的环境,打造的是长沙崛起中部的基础平台、比较优势,形成的是长沙崛起中部的洼地效应、发展先机。2004年,长沙GDP增长达14.8%,人均GDP达18296元,远远领先于中部地区城市,远远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伟大的工程:创建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构建和谐长沙。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抓住根本,打牢创建的素质工程。 雷锋故乡学雷锋。扩建雷锋纪念馆,表彰学习雷锋“双十佳”。十万群众投票选“雷锋”,龙梅、玉荣、雷锋班、南京路上好八连“相约雷锋故乡”。注重结合,注重经常,注重引导。学出特色,学出新意,学出实效。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长沙率先全国成立了市民学校总校,500多所市民学校、打工者夜校、社区大学遍布所有的街道和社区。讲台上,书记、市长侃侃而谈,座位上,社区居民聚精会神。50多位市领导都亲自到市民学校讲课。 “道德银行”———群众道德实践的伟大创举;知书达礼,从小做起;小手牵大手,共走文明路;相互提醒,相约文明;爱心驿站、零距离社区、义工俱乐部。道德实践活动的载体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百万市民看长沙、百万市民齐唱道德歌、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市民读书节、百万青少年学礼仪……人人都成了自我教育的主体。 市民论坛,社区的峰会。省市领导50多人以普通市民身份参加论坛。“当好东道主,办好城运会”、“告别陋习,相约文明”、“共铸诚信”……小论坛、大主题,市民论坛是干群联系的好纽带、自我教育的好载体、社区民主的好形式。 为未成年人办好实事工程,建设毛泽东青少年活动纪念地、刘少奇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长沙市青少年宫、长沙市少年宫、长沙市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爱教基地和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建设10个现代农业、10个现代企业、2个现代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和10大科普教育基地,每个城区建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每个社区建一个未成年人活动室。广泛开展“五心”教育,创评新概念三好学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加强中改进,在探索中创新。 面向基层,夯实创建的基础工程。 创建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社区委员会牵头组织,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共驻、共建、共创、共享;治脏、治乱、治差、治穷、治本,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序化;积极推进科教、文化、法律、卫生、环保“五进社区”。建设安心社区、放心社区、称心社区、舒心社区。 望月湖,仿佛都市桃源;咸嘉村,一个城市公园;桂花社区,诗情画意的园地;青山祠社区,法制宣传的走廊……绿色社区、科技社区、无违社区、无毒社区、法律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人际关系零距离社区……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文明社区的特色日益鲜明、文明社区的内涵日益丰富。到目前,长沙创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2个,省级文明社区示范点64个,区级以上文明社区280个。 创评星级农户,创建文明村镇。建设乡镇宣传文化法制站,实施千村报栏工程,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以城带乡,城乡共创。目前全市有8个全国文明村镇,11个省级文明村镇,78个市级文明村镇。 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向非公有制领域延伸,向中介组织拓展。目前,长沙全市有8个全国文明单位,111个省级文明单位,1060个市级文明单位。 建管并重,实施创建的重点工程。 高品位建设长沙。从经营城市到城市经营,走出一条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之路。近五年来,城市基本建设投入达800亿元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充到153.28平方公里,新增城市道路215公里。通过土地等要素市场的营运,盘活资本180多亿元用于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城市建设由最初的主次干道延伸到背街小巷,由大型商业楼盘建设到楼宇经济,由棚户区改造到历史文化区街的系统恢复。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恍如外滩,尽显“山水洲城”风采。长沙被城市专家誉为“中部地区一座充满活力的杰出城市”、“历史名城和现代新城和谐结合的典范”。 严要求管理长沙。拆除违法建筑,治理环境卫生、户外广告,整顿交通秩序、殡葬秩序。拆除违章建筑400多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500多万平方米,组建城管支队,实行综合执法,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长效型、分散型向综合型、经验型向法制型转变。 创新机制,抓好创建的长效工程。 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高规格的市文明委领导机构,市委书记任主任,市委副书记任副主任,市委常委和五大家主管领导任委员。各单位普遍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100多个省、市机关与行业、社区签约结对共建文明行业、文明社区。党政齐抓,部门配合,条块结合,省市联动,群众踊跃参与。 完善投入机制。市里设立文明创建专项指导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个好主意”,倡导资源共享,形成了财政投入、单位支持、市场运作、自我发展的投入机制。 健全激励考核机制。市委连续五年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每年十大重点之一,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目标综合考核,制定了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奖惩办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六百万长沙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对和谐社会的热切向往。这是推进伟大工程源源不竭的伟大动力。 长沙,文化之都,魅力之城;文明,魅力之源,和谐之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个繁荣的经济强市、开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正崛起中部,一个文明长沙、小康长沙、和谐长沙将崛起神州。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宁静的秋水整理、推荐、上传。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请版权拥有人联系本站查询稿酬。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联系以便删除。)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