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 >> 修养频道 >> 大学生修养 >> 正文
张岂之:大学生需要什么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张岂之  编辑:admin

    张岂之先生,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兼任教育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根据张岂之先生2003年10月26日在青岛大学的演讲整理)

    同学们,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大学生需要什么》,这个题目我想在座的大学生朋友应该会比较感兴趣。在这里我提一些意见供在座的朋友们参考。我想谈的第一个就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哪个角度使我决定在青岛大学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题目。

    我经常看《中国青年报》,这份报纸办得很有生气,及时反映了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的各种活动,以及他们的希望、愿望和要求,它有一个副刊叫作“青年参考”,放得开一些,我所说的意见、问题都能在副刊上登出来供同学讨论研究。

    记得去年11月时读到《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我们的大学缺了点什么》。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作者有这样的话:“回想我4年的大学生活,实在令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每一天都在愚蠢地打发时间。身边的人也让我打不起精神来:几乎没有什么人读过《唐诗三百首》,也不曾读过诸子的任何一家,没有人看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没有人看过《悲惨世界》(尽管他们的GRE、TOEFL都考了很高的分数),没有人看过《资本论》的一页,也没有人看过短短几十页的《共产党宣言》(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是中共党员)……我所在的大学缺少精神的感染力,我只能说回忆留给过去,未来的路正长。”这个大学生在回忆他四年的大学生活时表露出来一种想法和思想感情,尽管讲话的调子比较低沉,但指出的一些缺点应当说在大学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大学里头确实缺少一种人文氛围,缺少应有的人文的教育,缺少一种人文的影响。没有人引导学生去读读《莎士比亚戏剧精选》或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样的世界名著,也没有人引导他们去读一读《唐诗三百首》这样的中国古典的文学作品,应该承认这一点。我感谢这位年轻的作者,我从他的文章里得到启示,我想就不写文章了,作些演讲吧,就选择了这个题目《大学生需要什么》,我想结合大学的实际来讲讲我自己的体会。1952年从我离开研究生以后就在高等学校,几十年没有离开过,我对大学生的情况不敢说十分熟悉应该说还是有所了解的。这和我的工作也可以联系起来,不会说太多的空话。

    第二个题目请思考:您未来的幸福建立在什么基点上?青年人喜欢自我设计,有理想,有热情,展开理想的翅膀在太空遨游,我觉得是好事,每个青年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良好的设计。请诸位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客观上,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从主观上多思考。客观的问题也不能完全忽略,因为客观的问题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不思考是不可能的。客观上的问题一个就是未来的就业问题。时间流逝得很快,一年级暂时可以不想,二年级也可以少想,三年级就不能不多想一点了,四年级基本上看不成多少书了,干什么?赶紧联系工作,实际迫使大学生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应该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从全国来看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大学的扩招,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的严峻形势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但是有一些学校做得比较好,如青岛大学做得就比较好。我的信息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贵校的校长讲过,另一个是《青岛大学报》9月9号第七版上有篇文章《打造通往就业之海的黄金口岸》,上面说:“1999年以来,我校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0%;即使在面临“非典”的严峻时期,仍然取得了90.2%的一次性就业率,超过全国平均就业率30个百分点,居山东高校前列。合并办学仅仅10年的我校,正在通过开展一系列‘就业教育工程’来着力打造‘通往就业之海的黄金口岸’。”这样来说青岛大学的学生将来就业是有一定保障的。据我所知贵校的办学理念中为地方服务,为青岛市服务的目标很明确,而且做出了成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还是比较高的,随着就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这个比率还会越来越高。所以说生活在青大的环境里,对未来就业问题可以少一些考虑,相信学校会在这个方面给同学打造“通往就业之海的黄金口岸”。青大有三万多同学,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同学生活上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同学的问题,国家正在采取得力的方法解决。途径是多方面的,今年夏天新生入校之后,温家宝说“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辍学”,确实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青岛大学也在想一些办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学自己也可以找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客观上的这两个问题对青岛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影响不太大,同学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在主观上,要深入思考:你未来的幸福是建立在什么基点上的?想清楚了,然后努力去做。未来人才的竞争集中在综合素质上。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叫科学素质)。将来的竞争就是“综合素质”四个字。如果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过硬,但心理素质太差,是不幸的,如果说身体素质受限也不行。报上讲北京一个大公司的主考官在面试过程中问一个女学生:“听说你在图书馆错拿了一本书,有没有这样的事?”女学生脸色苍白,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完全是谣言。”主考官说:“是我编造出来测试你的心理素质的,你的心理素质成绩只有3分,不及格,很抱歉我们不能录用你。”如果是另一种情况,这个学生反问一句:“你是从何得知的?有何证据?”很洒脱,而且可能就是另一种结果。主考官可能会说:“你的心理素质过硬,业务素质也很强,欢迎你来我们公司。”心理素质比较差,相当脆弱,这是必须要注意的。我们关心科学素质、政治思想比较多,对心理素质关心得比较少。承受心理压力的素质究竟怎么样?反思一下,你的综合素质哪些是过硬的,哪些是不过硬的?年轻人跟我们经历不太一样,像我六七十岁的人了,经历的事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强一些。我是江苏南通人,很小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家人讲日本人要把中国的男孩子弄到日本做苦工,只好放弃江苏优美的环境和那里的房子,到后方去了,在陕西省汉中附近的一个小城。中学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时几十个人住一个草房子,在学校也没觉得很苦。中学毕业后我有个自我的设计,上高中时就选择了一所比较难考也比较好的中学,就是当时迁到重庆的南开中学,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西南联大外文系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了,我很高兴,可是西南联大也不招生了。1946年三所学校联合招生,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报考了北大哲学系并被录取了。1946年到1950年我们是靠公费生活的,每人每月分一点面粉,一些交给伙食团,换一半是玉米面一半是面的窝窝头,还有一些卖给学校的商店,去买牙粉、毛巾这样的东西,也过下来了,当然就是营养很不够。教授们自己也很艰苦,但看到我们营养跟不上,就经常叫我们在家里吃点便饭。当时任继愈先生让我抄点东西,付给我一点抄稿费,没多少钱,但我那时觉得也挺贵重的。为了省两分钱,要考虑坐不坐电车。可能是以前吃的苦多了,后来不管什么环境都能忍受,打不倒了。文革时到陕西一个县,在沙地上种花生,很累,但觉得无所谓,精神上心理上好像也没有多大的负担。心里相信总有一天情况会变的,乐观情绪不知怎么就产生了。总之我们这一代人在当学生时就知道一个词叫奋斗,没有人把什么好的条件都给你弄好了。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是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娇惯下长大的,以为今天是美好的,明天是美好的,后天也是美好的,心理素质缺少一个锻炼的机会,只能适应幸福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幸福并不是好的,因为缺少一种磨练。现在你们在一个好的大学学习生活,应该说是幸福的,前途也是好的,值得庆贺的,但未来呢,未来的幸福是建立在什么基点上呢?我再重申一遍:建立在优良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我送大家一句话,就是4个字——综合素质,我希望这四个字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掌声)

    什么是素质?就是一个人经过学习和锻炼,提高了知识和能力的水平,逐渐转化为内在的素养和气质。一个同学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个转化的过程。没有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想有比较高的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生活学习,有良好的积累知识的机会,比起那些没上大学的就幸福多了,起码面临的机会多了。那么能不能从这点推断,一个人的能力比较强就决定了它必然有优良的素质?不能。因为素质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要靠自觉,没有自觉就不能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气质。提高自觉性自己就要很清楚,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要从各个方面来做。

    一是文化自觉。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都要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知识,文化的面要铺得开一些。贵校七月挂牌成立文化研究中心要做几件工作,其一就是不定期地举行学术讲座,欢迎同学们自由参加。我们愿意提供一些条件来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自觉。请个专家来讲两个小时,能让大家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二是道德自觉。道德自觉解决的是应该不应该做的问题。自己要拿出一个主张来,而这种选择要恰当。

    三是理性自觉。也就是要独立思考,不盲从,老师的教导要尊重,但不是说老师的每一个意见都要听从。理性也就是要有应有的判断,这对中国的大学生尤其重要。

    提高文化自觉、道德自觉和理性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形成优良的综合素质。未来的幸福就建立在这些素质的基础之上。综合素质的积淀越深厚,未来的幸福就越有保证。我要送给同学们的又一句话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掌声)

    较深的人文素养即文化素养,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人文的思想、人文的素养。什么叫人文?它不是从外国语翻译过来的,而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词汇。在《周易》这本书里讲了不少的人生经验和哲理。应该把其中迷信的成分去掉,从人文的方面加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更多的人了解。《周易》里讲君子要学一门天文,天文是关于季节、时需的变化的,目的是搞好农业生产,与天文并行的就是人文,也就是学习好的制度,使天下的人学习文明,摆脱野蛮和残忍。这两门学问缺一不可。而人文素养不仅有中国优秀文化的基本知识,还有全人类优秀文化的若干知识。为了讲清这一点,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知识。世界古文明起源早的几个国家都和大河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古文明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有两条母亲河:长江和黄河。过去初中课本里说黄河流域的文明早,南方是南蛮之地。实际上在新石器时期,两条河同时发展,各有特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远不止一个源头。印度古文明发源于印度河,西亚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于是历史学家就把古文明也称作大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中断过。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里,连绵不断的灿烂的文明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引以自豪的。什么是历史?同学们估计兴趣不大。中学学历史,一考完背过的就忘了,历史很讨厌,政治也讨厌。(笑)这是同学们的一种心态,未必就是对的。但以往的历史都是互相残杀,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刀光剑影,充满了血腥,讨厌。到了清朝不停地割啊割,也讨厌。后来又是阶级斗争,引起同学的逆反心理。其实我们应该承认阶级只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历史更应该研究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过程。有同学可能认为文明是外国的词,其实不然,《尚书》中就提到“治国者道德”,学问就应该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就应该是文明的代表。所以后来人们喜欢称领袖为太阳。毛泽东去俄罗斯访问时,郭沫若作了《太阳颂》,说毛主席是太阳,毛主席就说:“不是太合适吧。”这样讲历史,亲切感就有了,同学就愿意学了。对历史的定位要从过去讲阶级斗争过渡到文明的创造。说到文明,要注意与文化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人们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文明、发展文明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称之为文化。教训就是文化中消极的方面,如巫术。中国有无原发性文化?有,就是道家、儒家。

    先说老子,西安开老子学术研讨会,很多人不知道老子是谁,四川人说“就是研究如何做爸爸的会”。实际上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给我们留下了《道德经》,研究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学习天道应该以天道作为自己的榜样。书中有很多论证:万物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老子有一套宇宙万物的生产论,一个是道一个是无。无有两种含义,空间的无不等于说就什么都没有了,再就是把空间里所有的不确定性用一个概念来表现就是无。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究竟是怎么生长起来的?是自然而然的。天道很高,天道不偏爱谁,谁都是平等的,天道无言,所以应该学习天道大公无私。老子说“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很好的治国者。老子还说,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人就应该像水一样,看似柔弱,从容处世,不争胜,向东流去有一种韧性。老子的这些观点在中国文明史上影响很大。19世纪末魏明伦的量子粒学说的基本概念——不确定性其实老子早说过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典籍中《道德经》是翻译得最多的,但“没有一本翻译得那么准确,大部分都是那个样子”(季羡林)。

    此外还有儒家。开发者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他不像老子谈万物,他谈人自身的问题——道德问题。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个大家——孟子。孟子贡献很大,特别是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还有一个发现:“诚者,天之道”。诚也是道德范畴的问题。现代社会诚信原则从哪来?从天之道来。这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大学者王国维就用三句诗词把有成就的人生归结为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很寂寞的追求的境界。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拚搏阶段,不经过这个阶段是不会有成功的,这也是一个考验的阶段。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尝到的胜利的喜悦,难以用语言表达。一些青年人只喜欢第三种境界,因为前两种境界都太痛苦了,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第三种境界的喜悦的。

    很多大政治家都读过不少的古典作品。温家宝今年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就提到不少的古诗,其中两三次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现代领导人的角度去体会古代孟子的经验。任何人都需要这种素养和能力,很有用处。抗战时杨振宁还在上学,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叫他一个暑假先不要学物理,先找个老师教他读《老子》,后来杨振宁回忆说这个对他的帮助很大。邓稼先也是对人文很有兴趣。闻一多在长沙联合开课时给夫人写信说:“我们在长沙开课了,几个人一张床,8个人一桌饭,米饭里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沙子,4个荷包蛋8个人不知道怎么分,但精神状态特别好,我开得课选修的学生很多。”我觉得是传统文化给予他健全的人格力量。70年代杨振宁回国见到邓稼先时说:“听说制造原子弹没有外国人参加,准不准确?”邓回答说:“我要先调查核实一下再告诉你。”后来杨振宁在上海锦江饭店吃饭时接到邓稼先的一封信,信上说:“经过确实的核对,我可以告诉你: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是准确可信的。”杨振宁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为中国人自己造出原子弹还是为邓稼先真挚的感情而流泪。这也许就是中国大科学家的文化精神在朋友间无私感情上的体现。春秋战国时研究《周易》的人多了,出现了像《易大传》这样的书。其中解释什么叫乾卦时说“天行健”,天体运行不停人就应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想送青岛大学的同学们四个字就是——自强不息。(掌声)解释什么是坤卦时说“地势坤”,所以“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启超到清华讲演是提到这句话,这句话成为清华的校训。有两个大学的校训我认为很好,一个是哈佛的“与柏拉图同在,与亚里士多德同在,与真理同在”,一个是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产生了很多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我们也可以说“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与历史上辉煌的文明同在”。(掌声)

    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没有多少武断的绝对的东西。孟子主张人性善,人性不同于兽性,所以应该多学习。荀子主张人性恶,要去恶从善也必须好好学习。没有哪一家说不需要学习提高的。这种包容性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很大的影响。汉朝佛教传入时,本来认为人有无佛性区别很大,经过中国灵活的文化的消化变成人人都有佛性,这就是包容性。而且出家当和尚也不要忘了国家,忘了父母。寺院有叫报国寺、护国寺的。玄奘千辛万苦取回真经,按说是有了佛性的,可他回国后第一件事是去看望姐姐,还是亲情第一。唐朝的一个高僧慧文大字不识,可是聪慧异常,很有佛性,有人问他做过坏事的人能不能成佛,他说可以,而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国的文化认为万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所以讲和平,不搞恐怖。人们要有一些人文素养,读一些必要的古典的东西,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树立一个很好的精神境界。

    同学们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够表现在:心理不能承受任何一点挫折,只能在顺境中生存,对困难缺少应有的适应性,在一些小事上表现出心理素质的脆弱。到底要怎么做?要采取自我的挫折教育。比如说可以坚持记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锻炼你的意志;也可以算算难题,假期可以骑车远行,忍受酷暑。要多想一点人生途中的困难如果遇到要如何处理。看问题应该全面。一刹那的决定就到了人生的转折点上。希望青岛大学的同学们在心理素质的提高方面取得更多的经验。

    今天我讲的归纳起来就是同学们未来的幸福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点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优秀的综合素质,二是有较深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素养,三是较强的心理素质。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在座的同学们,祝愿青岛大学所有的同学们未来有幸福的人生。你们的未来将会鹏程万里!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静静的夜推荐上传。根据张岂之先生2003年10月26日在青岛大学的演讲整理。版权属于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请版权拥有人联系本站查询稿酬。如此资料版权拥有者不同意此资料共建供中国人提高修养,请及时联系以便删除。)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