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林,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1964年出生,温州人。
1980年,在父亲的眼镜作坊中以学徒身份开始学习眼镜生意。1985年,在浙江温州创立当时第一家眼镜批发零售公司。1988年,在浙江温州投资兴办眼镜加工厂。1993年,成立温州信泰光学有限公司,下设光学眼镜、太阳眼镜等多个分厂,主要从事国外WAL—MART等大商场客户的贴牌生产。1994年,注册中国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师品牌“海豚”其商标已在世界多国注册,2007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996年,投资2500万美元组建浙江泰恒眼镜城集团。1996年,签约成为WAL—MART等多个国外连锁集团供应商。1998年,继续扩大投资,先后在深圳、东莞成立设计中心及多家工厂生产世界品牌。1999年,投资300万美元成立上海信泰眼镜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海豚”太阳镜等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经营管理、品牌运作和销售推广。2004年,投资350万美元成立上海意高眼镜有限公司,聘请美国资深眼镜人Robert Hilliman为总经理,代理多个世界名牌如Calvin Klein、FENDI、NIKE等。投资4300万美元成立中国信泰光学有限公司,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包括厂房、研究中心和总部大楼,开始眼镜产业升级,以品牌运营、设计研发为主的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2006年,收购美国MOSCOT亚洲永久经营权,投资500万美元成立玛士高MOSCOT国际连锁集团有限公司,以上海为中心开设专属高档品牌及设计师品牌(如alain mikli)等的连锁店,聘请香港原高登眼镜总经理、资深眼镜营销管理人Frankie Chan为总经理。
从他的创业经历来看,胡福林的事业在2004年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
2011年9月20日晚上11点左右,信泰集团执行总裁胡明芬不安地给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打去电话,说老板可能跑了。此时,胡福林的电话已经打不通。直到前天早上,胡福林突然主动给胡明芬打电话,说由于投资规模过大、面过广,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9月21日,胡福林据传出逃美国。下午4时开始,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的信泰集团新厂区门口人群开始聚集。晚8点左右,警方开始出动,温州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得知胡福林可能出逃消息之后,各路供货商纷纷赶来,但当地已派出警察封厂,所以并未发生抢货的现象。”直到22日上午,厂区外排了很多车辆,一些人员围拢在厂门口。9月21上午,有关部门分别成立财产调查组、维稳组和接待组,随即进驻信泰集团开展工作。
信泰集团是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商之一,2010年眼镜业务销售收入2.7亿元。
信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眼镜产业和新能源事业。目前总部员工在3000人左右。年产量平均达到2000万副,“海豚眼镜”是温州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眼镜品牌。
董事长胡福林自小就继承家族眼镜生意,也是当地最早的眼镜商人。1993年时信泰开始为沃尔玛代工生产眼镜,可能在此前后掘得第一桶金。
信泰集团拥有最为人所知的业务,就是华东和东北地区布点众多的“美式眼镜”连锁。2010年,信泰集团接手上海希文商贸,成为“美式眼镜”品牌的拥有者,目前在华东地区拥有200家以上连锁店。集团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全国铺店10000家。
多个信息源显示,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源于高利贷。当地高利贷融资月息最高达5%以上。由于所欠高利贷无法清偿,胡福林不得不选择“跑路”来逃避债务。据信泰集团内部高管透露,胡福林真实欠款高达20多亿。民间高利贷达12亿,其月利息就高达2000多万。银行贷款达8亿,其月利息500多万。但这一信息并未得到信泰集团证实。
资金面几乎肯定是压垮信泰集团的主要原因。但在此之前,信泰集团的业务实际已经开始下滑。2007年,信泰集团是瓯海区国税百强榜上第11位的企业,累计缴纳国税(增值税等)1197万元;2009年,信泰的国税缴纳额已经降为946万元,2010年降至570.92万元。
业绩不善和资金链紧张,两者构成恶性循环。融资的困难更是在今年变得尤为明显,信泰集团的生存开始出现难题。事实上,2010年信泰集团的信用资质已经遭遇了危机。温州工商局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9年四年间,信泰集团信用等级均为AAA级,但2010年改为“保密”。根据浙江省的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工商局网站只公开信用等级为AAA级和D级的企业。显然,信泰集团在2010年已被降级。
除了资金因素,信泰集团盲目扩张也是造成目前窘境的原因之一。正如胡福林自己所说,公司如此巨大的摊子,为今天的变故埋下了隐患。
眼镜行业相对稳健,利润率也较低。2008年底,胡福林开始大举进入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能源前景令他全力投入。
信泰集团2008年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先后投资组建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温州中硅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
浙江中硅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底,公司总工程师陈旺透露:“由于公司在金华,不知道温州总部的情况。但如确有逃跑一事,肯定会对公司有一些影响。”中硅新能源投资4.5亿元,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光伏业内人士介绍:“太阳能电池组件并非核心业务。这类工厂类似于加工厂,只生产电池配件和组装,国内少说也有几百家。”
陈旺表示:“信泰集团有计划扩建金华这边的生产线,但目前主要在温州那边新建了厂房,中硅新能源就没再新投资了。”他所说的温州工厂即温州中硅科技,是胡福林与当地皮革企业瑞新集团合资设立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总投资额高达12.5亿元。胡福林对中硅科技寄予厚望,设计产能是中硅新能源的一倍以上,计划2011年年产值创70亿元。
中硅科技内部人士表示:“公司部分投产,目前生产正常,但无法透露预期的业绩情况。”
信泰集团投资的另一家公司浙江赛力科技也有很大的规划。落户平阳县的赛力科技尚未投产,规划将实现年销售收入7.2亿元以上。
上述光伏产业群若能全面开展业务,信泰集团将转型为新能源企业。但这一步并不顺利。2009年光伏产业在欧盟逐渐下调或取消补贴、欧债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之下,淡去了之前的光芒。仅在美国,过去一年内就有20%的光伏企业停产或破产。
有信泰集团供货商称,胡福林为谋求光伏业务上市,不惜代价借款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
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有多重因素的影响。 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今年有些企业生存很难,尤其是眼镜、光学行业,利润本来就薄,加上原材料价格又上涨。不过原材料和工人工资上涨是老问题,今年和去年差不多。企业今年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融资难。 信泰集团投资规模大,胡福林应该心里有数。如果银行能贷款,就没问题。但由于银根紧缩,贷不到款,而公司战线拉得这么长,只能找高利的民间借贷,这时想还就难了。有一种说法是,胡福林本来想尽量撑过去的,但前不久有一个合伙人跳楼了,这使他最终选择放弃。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整理、推荐、上传。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请版权拥有人联系本站查询稿酬。本网站为公益网站,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