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学友论坛 >> 正文
陈继华:成功企业家的修养和气质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陈继华  编辑:admin
    企业家,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治理出来的一群着特定修养和气质的人物。他们的职业便是把土地、资本、劳动力、技能等生产要素集合起来,对某种事业作有计划、有组织、讲求效率的风险经营。他们通过创新,满足社会未来需求,取得合理利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事业,他们力求做有意义的冒险、梦想和创造,而不寻求安稳;为了别人,他们宁愿向生活战,寻求达到目的后的激动,而不愿过有保障的平淡生活,追求个人毫无生气的平静;为了希望,他们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投入实践,寻求企业扩张的冲动;为了创新,他们不会在任何一位经营权威或管理大师面前顺服,但他们能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吸收经营权威、管理大师总结出来的真理、规律。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家,究竟应该具备哪些修养、素质,才能在商战战场上纵横捭阖捷足先登呢?

    一、狂热,富于幻想

    成功的企业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对自已的事业抱有孩童般的热情,象思想家一样思想开阔,想象丰富,总是梦想着创造一个能完全展现自我的理想天地。美国哈佛商学院讲授企业家课程的约翰.高教授就曾指出,企业家往往以常人没有的思维方式观察世界:一个领域中处处是障碍和挫折,另一领域却展现出一个鼓舞人心的自由天地。于是,他为了理想和自由去开创自已的事业。我国著名民营实业家南德集团总裁牟其中构思“飞天计划”的过程既是很好的例证。他想到:目前中国尚不能生产大型航空客机,只好购买美欧的,这不仅交货周期长,而且耗资巨大,几乎使我他无法接受。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到: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具有较先进的生产大型客机的能力,如图——154客机,对方急于寻找市场,其售价只有同类型波音飞机的四分之一。这很有诱惑力。

     根据调研和论证,牟其中显示出企业家气魄,作出重要战略选择,提出了著名的“飞天计划”,即用我国大量的轻工、机电产品以易货的方式,从俄罗斯换回图——154客机。

    对于牟其中领导下的南德集团这样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操作如此巨大的贸易项目谈何容易。做此项贸易牵涉面广泛,需要办理进出口手续,需要调动大量资金,需要进行艰苦而又复杂的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而南德集团几乎什么权力都没有,既没有进出口权,也没有易货权,更没有金融经营权。在别人看来,这是一条绝路,是绝不可能走通的。牟其中却以其独有精明和热情全力推行“飞天计划” :他先以打动人心的理由说服了俄方的飞机制造厂家,让其先飞来一架客机,然后以客机为押从银行贷来巨款,再用贷款从全国各地的众多企业采购了成火车的轻工产品、机电产品和食品,并将其一次次地运往俄罗斯。然后,再由俄方飞来一架飞机,换回成车皮的轻工产品......弁其中就是这样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其理想的激情,使其近似“天方夜谭”的“飞天计划”由梦想变成了现实:他用国内3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库存商品换回了四架——154客机,完成了迄今为止中俄两间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航空运力不足的紧张状况,也为国内众多企业的产品找不到了销路,更为我国与独联体和东欧国家产间在目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进行大宗贸易提供了一条思路,开创了一个范例。

    “狂热,富于幻想”的素质是企业家创业的原动力,是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巨大“推进器”

    二、自信,有强烈的成就欲

    国外对一些杰出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极为成功的企业家多是小时候就已经立下志愿创立一个自已憧憬的世界,甚至要超过父亲,做事业的主人。当他们作为别人下属的时候,总是有点狂妄,甚至狂妄到欲打破一切规章制度的地步。他们渴求有一块自由天地,除了自已的企业,他们在任何机构中都感到压抑,他们不习惯听命于人,喜欢自已做决策。他们根本无法在一个官十足的单位安居泰然。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克里伦认为,企业家六项心理特征中的两项为“自信心”和“成就欲”。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在对美国银行、投资管理、工商业、电讯和大众传媒等行业的15位卓越有成就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进行了为期6年的调查后指出,优秀企业家8项品质中“喜欢权力”和喜欢成就“是其中2项。美国最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归纳的“成功者12项特质”中就有“依靠自已”、“自信”、“有抱负”等3项。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奋斗历程就充分展现了这几项特质。

    李嘉诚12岁随执教鞭的父亲从潮州乡下迁居香港。两年后,父亲去世,年仅14岁的李嘉诚便毅然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他先后是在手表厂当工人,后渐升至经理职位。22岁 那年,他决然辞职,以7000港元积蓄成立“长江塑料厂”开始自主而艰难的创业。

    历经四十多年自强不息的奋斗,他控制的“长江实业(集团)”、“和记黄 集团”、“投资公司嘉宏园际集团”和“香港电灯集团”年营业额高达44亿美元,利润约10亿美元,经营业务包括码头、零售、通讯、星发射、房地产开发等各个领域。

    生意发展到此地步,李嘉诚仍不满足,他的视野和胃口开始由香港转至海外。他在加拿大温哥华、美国费利克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都有巨大投资,有许多发展项目都是他几排众议,自做主张作出决策的,典型的一例当属温哥华海滨地皮购买之举。当时,李嘉诚充满自信,固执已见。4年后,形势明朗,他仅出售了该地皮中的5万平方米,即获得了超过原购地款两倍的收益。这位十分自信,有着强烈成就欲的工商巨子有一段精彩的自白:“我最大的乐趣是拚命工作和赚钱!” “自信,有强烈的成就欲”是成功的企业家们普遍具有的一项心理特征,也是企业家区别循规蹈矩的政府职员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叛逆,乐于冒险

    成功的企业家,通常喜欢承担风险,但不是蛮干胡来。他们对有兴趣的事业会全力以赴,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他们坚信自已有能力处理好自已要做的事情,他们对于战性的工作“情有独钟”,并能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企业家对现状总是感受到不满,对常规的惯例有天生的 触情绪,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这种情绪和不满称为“超级牢骚”,它不同于世俗利益的得失而发的牢骚,而是人类责任感的高度体现。美国哈佛商学院心理分析专家亚伯拉罕 .扎莱尼克就说过:“要想了解企业家,首先应当了解少年罪犯的心理。”即追求自主和摆脱束 ,有一种内在的叛逆和不怕风险的精神。南德集团部总裁弁其中的生活经历或许可以证实这一现象。1979年的最后一晚,度过了四年半死囚生涯的弁其中终于被无罪释放了,当他走出监狱大门时,他已是40岁的人了。在长期的冷落和折磨之后,走出监狱的第一天,他谢绝了前来处理他案子的中央工作组对其工作、生活的安排,毅然表示:辞去公职,以其七尺之躯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流通实验田中去。这在当时被落实政策的万千众生中,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从世俗观念处处看来,纯属“自寻绝路”的“疯狂之举”。因为人们都不愿意过平安日子,又有谁愿意去承受荆棘坎坷,前途迷茫的新生活呢?即没有权势的依仗,也没有财力的后盾,连经商的经验也是丁点全无!但是,凭着这种“叛逆性格”和“冒险精神”,历经12年艰苦创业,弁其中从只有300元借款的“个体户”,发展成了今天这样一个飞机进口、轻工出口,航空、海河联运、铁路运输、缆车生产、高科技工业、延安老区开发、三峡移民开发、金融、教育、文化等多角化经营的,拥有亿万元资历产的民营股份经济集团的“大老板”

    美国学者乔治 吉尔德说过:“企业家最有创造性,他们追求独家垄断:独特的产品、崭新的式样、新奇的设计、营销的新招”。“他们在自已充满磨难的生涯中,在经历失败的教训中锻造出成功。他们甘冒风险换来人人的安全。”吉尔德的这些表述揭示了企业家的“叛逆,乐于冒险”这一心理特征的实质所在。这种不安于现状,不因循守旧,勇于和善于独辟蹊径,立异标新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一个企业家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四、韧性,胜败皆能镇定自若

    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是喜怒不形于色,在危机四伏或四面楚歌之际,仍能冷静、理智地面对生活,颇有“打落门牙合血吞”的气概。常人所难忍之事,在企业家看来,恰是体现其胸襟和气度的绝好机遇。美国杰弗利泰蒙斯在其《经营者的头脑》一书中写道:“真正的经营者不会被失败吓倒,他们在因境中发现了机会,机时大部分看到的只是障碍。”乔治理吉尔德也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能勇于承受失败,并把失败化作再次奋起的动力。”企业家具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气概。所以,对人生颇富体验。有一位企业家就过:“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而这后一种美德是一种更为伟大的德性。”

    美国企业家米尔顿时皮特里东山再起的事例就是一个证明。他靠自已的苦心经营,多年后成为一家由20多个小店组成的妇女服饰商业公司的老板。此后,由于出现了经济萧条,米尔顿的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但是米尔顿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为了重新振兴公司,米尔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他当过醉汉,干过没有节假日的苦工,经过数十年艰苦的努力,米尔顿终于东山再起了。他现在已成为美国拥有1600多家商店和18000多名雇员的大企业家。

    可以看出,逆境中的韧性,是检验一个人是成功者还是平庸者的“试金石”

    当然,一个企业家不仅要能经得住失败的打击,还要能承受住胜利的冲击。成功的企业家处在事业的峰顶,面对赞誉和鲜花,应能保持“淡泊如水”的超然心态。我国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有的人,如禹作敏因欠缺承受成功的心理素养,荣极反辱的事例,不是一直未曾间断过吗?!我们难道不应此为吗?!

    五、求实,勇于面对现实

    成功企业家一向是脚踏实地,做事实在的。他们不会为了“使自已心理舒服一点,”而文过饰非。有时,面对自已不愿接受的现实,他们会毅然改变自已的既成观点或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哪怕这会使他们感到很痛苦。

    美国有一家生产高级面包的公司,其经理杜诺威先生经营面包生意已多年,业绩良好,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为了将自已的面包生意打入纽约一家大饭店,他经常打电话给饭店经理,并多次参加该饭店举办的社交集会,甚至在该饭店订房间以联络感情,方便工作,企望藉此做成一笔大生意。但在4 年时间性里,除了几次小的交易,杜诺威先生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面对原有的营销策略在新客户面前均遭失败的现实,杜诺威没有固执已见,毅然丢开已经习惯了的旧的营销策略,另寻新路新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学习了“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与人谈其最珍爱的事物”这一经商法则,从中受到启发,转而着手研究那家饭店的经理最感兴趣、最热衷的事物。经研究发现,那家饭店的经理是“美国旅馆招待者协会”的理事、“国际招待者协会”的主席,他曾花了大量的钱赞助其参与的协会,对协会的一切活动均十分热衷,并以此感受到自豪。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杜诺威先生求见了饭店的这位经理。他根本不淡自已推销面包的事,而将话题切入“旅馆招待者协会”。结果那位饭店经理的反应今他吃惊,立即搁下手头的一切事务,与杜诺威先生足足谈了半个小时,并满腔热情地向杜诺威介绍“旅馆招待者协会”的有关事项。看得出来,这个协会组织是其事业中最今其感受到光荣和陶醉的“生命之光”。当杜诺威离开饭店经理办公室时,他已获准加入“旅馆招待者协会”,成了一名会员。 几天之后,那家饭店的西餐部主任打来电话给他:“不知您对我们经理做了什么手脚,他真的被您打动了。请您把成包样品和价目表送过来”

    杜诺威先生缠了4 年未能成功的一笔大生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敲定了。杜诺威这个企业家勇于面对严峻的现实,毅然改变自已固有的方式另寻新法,结果,不仅使其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思路。

    当然,对于尚未习惯市场竞争的一些中国企业领导者,要求其现在就完全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必须通过潜心修养和自我训练,朝着这个目标,自觉地迈出自已坚实的步子。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木棉花推荐上传。原刊载未知,作者陈继华。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