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 >> 修养大观园 >> 正文
美国大使因一部电影命丧利比亚
文章来源:学友推荐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9月11日在利比亚班加西遇袭身亡,酿成美国外交史上的重大悲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我们的心都碎了。”同日遭到冲击的还有美国驻埃及使馆,而抗议者高喊的“我们全是本·拉丹”的口号更冲击着全世界的媒体。在美国纪念“9·11事件”11周年时,班加西和开罗的反美民众则用一个血腥的“暴力之夜”宣泄他们的情绪。激起中东穆斯林怒火的是一部被认为“亵渎了伊斯兰先知”的美国电影,该电影据称是纪念“9·11”的专题片。近些年,美国使领馆在世界各地遭到的抗议不少,但直接针对美国使领馆的恐怖袭击即使在反美势力嚣张的国家都比较罕见,更何况这次流血事件发生在曾被称为利比亚革命堡垒的班加西。《纽约时报》称,中东革命给该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没有打消人们对美国的仇恨。一些西方媒体还担心地预测,穆斯林的反美浪潮可能“刚刚开始”。

    “9·11”纪念日发生的暴力

    据路透社、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报道,9月11日,利班加西的美国领事馆发生反美示威,这场示威在入夜后迅速演变为暴力袭击。数十名武装分子冲进领馆后,点火焚烧领事馆建筑,并与负责警卫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发生交火。目前关于袭击细节的报道比较混乱。有报道称,袭击发生后,美国大使约翰·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准备移往更为安全的处所,但有枪手向大使及其他3名使馆人员的座车发射火箭弹,致使包括大使在内的4人死亡。还有报道称,史蒂文斯大使的尸体被武装分子游街示众。

    英国《每日邮报》称,史蒂文斯是33年以来第一个被恐怖分子杀害的美国大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美国外交史上的重大悲剧,可以想象,这起事件将对奥巴马选战造成重大的冲击。因为奥巴马的战略重心在亚太,忽略在中东的经营。其对手罗姆尼一直批评奥巴马的畏首畏尾,过于逃避在中东的美国责任,不像一个美国总统,不把美国命运与世界命运连在一起。相信这起事件将会对奥巴马亚太战略调整起到一定的作用。

    法国《世界报》称,此次事件再度表明,利比亚现政权无法确保国内安全,尽管卡扎菲被推翻已近一年,但该国依然是军阀林立、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虽然利比亚官方暗示,肇事者是卡扎菲残余,但许多目击者表示,攻击者是沙拉菲主义者(一个极端的宗教派别)。

    《环球时报》记者12日电话采访了利比亚战争期间担当记者翻译的班加西人哈里发。他说自己也到过现场:“班加西的宗教狂热分子包围了美国领馆,然后情绪越来越激动,就动用了武器。”哈里发认为,虽然不排除卡扎菲支持者煽动反美情绪、挑起袭击的可能性,但事件的根本是美国人自己的错,“这部电影甚至敢污辱伊斯兰教的先知”!

    哈里发所说的美国电影叫“穆斯林的无知”,很多穆斯林认为,这部电影亵渎了先知穆罕默德。

    这部电影导致驻开罗的美国大使馆同样遭到冲击。据阿拉伯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晚,数千名示威者涌至美国驻埃及使馆门前,其中数十人爬上使馆高大的围墙,扯下飘扬的美国国旗,并在撕毁后将国旗予以焚烧,然后换上写有“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的伊斯兰旗帜。美国使馆的警卫鸣枪警告,但由于示威者人数太多,根本抵挡不住。一些人还爬上负责保卫使馆的装甲车顶上,口中高喊反美口号。《纽约邮报》称,这些人喊的口号是:“我们全是本·拉丹。”抗议者还要求埃及政府驱逐美国大使,并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12日《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驻埃及使馆门前看到,抗议人群并未完全散去,不过场面基本得到控制,但地上冲突的痕迹还没有处理完,一片狼藉。

    这是一种“反美的示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日称,任何一个对大使馆或领馆的袭击都会是特大新闻,而这两场袭击发生在我们纪念“9.11”罹难人员的时候发生,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官员将怎样理解这件事情?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发表声明,对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袭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同时命令美国驻世界各地外交机构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使用了“最严厉的言辞”,谴责暴徒对美国班加西领事馆的袭击,并誓言一定要将那些制造这起死亡事件的人绳之以法。法新社还称,美国要派遣海军陆战队反恐小组前往利比亚。

    利比亚12日对美国大使及3名外交官在班加西遇袭身亡表示道歉。利比亚最高政治机构利比亚国民议会主席马贾里亚夫表示,“我们向美国、美国人民与全世界就此事表示道歉。”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班加西和开罗发生的事件是自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劫持事件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针对美国使领馆的攻击事件。如果发生在卡扎菲时代,美国将实施军事打击。但是这场暴力并非发生在一个可以被攻击或者实施禁运的敌对国家,现在的利比亚是一个亲西方的民选政府,一个依赖美国和西方国家军力而存在的政府。除了坚持由美国领导对此事的调查之外,奥巴马将别无选择,因此美国不会采取军事回应或者实施经济制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健12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难以在这一事件上大做文章,事件导火索是在美制作的反伊斯兰影片,该片不单影射伊斯兰是恐怖势力,甚至直接亵渎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这让美国不得不吃个哑巴亏。

    “这是一部什么电影,竟让穆斯林如此生气?”德国《图片报》12日用大标题发出疑问。该报称,这部不起眼的业余电影名为“穆斯林的无知”,早在7月份就已经在YouTube上播出,虽然只有14分钟,却让伊斯兰世界一片哗然!片中将穆罕默德侮辱为“杀人犯”、“混蛋”等。对美国人来说,这是一部政治电影。但对穆斯林来说,这是一部宗教电影。它的制作者有以色列渊源,该片资金来自100个犹太人的捐助,该电影制片人还将伊斯兰教比作“毒瘤”。

    法国《世界报》说,导致麻烦的电影据称系“纪念‘9.11’专题片”,原本并不起眼,却出人意料地引发轩然大波,令人想起2005年丹麦的漫画事件。罗姆尼在事发后迅速发表声明,谴责奥巴马对袭击美国使领馆行为“态度软弱姑息”,而奥巴马团队立即就罗姆尼“借美国外交人员悲剧谋求政治利益”表示“极大震惊”。

    《华盛顿时报》称,攻击事件是对“9.11”恐怖袭击残忍的纪念。德国《柏林日报》则说,北非的袭击案是一种反美的示范,很多穆斯林将被误导。这也说明,在阿拉伯革命后,自由派并没有占得这些国家的主导作用,相反,伊斯兰主义者更加强大。

    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败

    中东和西方的媒体上充满着对中东革命的反思。英国《每日电讯报》称,班加西对美国的攻击展示了利比亚在经历“阿拉伯之春”后面临的挑战。美国有两个棘手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这两个摒弃过去安全体系的阿拉伯国家在重建上面临困境,第二是深刻的文化冲突。穆斯林认为他们的信仰应该受到尊重,即便是在非伊斯兰国家以及崇尚绝对言论自由的西方。每当国外攻击他们的宗教,就往往有席卷伊斯兰世界的暴力事件发生。无论是有关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还是像此次电影这样更草率和直接的攻击。

    在今年的埃及总统选举活动中,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穆罕默德·穆尔西上台执政,其中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攻击是选举中强有力的一部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12日还号召全体埃及人在14日发动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这部电影。

    “阿拉伯新闻网”的文章称,令人瞩目的是,在眼下革命成功后的阿拉伯国家,老百姓仍不买美国的账。比如在埃及,穆巴拉克统治时期,政府由于与美国走得太过密切,遭到民众的诟病,美国在普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魔鬼”,而现在,“革命”胜利了,盘踞在老百姓心中的这个情结依然故我,他们仍根深蒂固地认为美国不是好东西。眼下,美国一个由120多人组成、来自50多家公司的商贸代表团正在埃及访问,他们对埃及大手笔的投资令人刮目相看,却被不少埃及民众不屑一顾,认为美国的做法别有用心。

    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利比亚和埃及的美国使领馆遇袭事件只是一个开端。奥地利国家电视台12日称,贬低穆斯林的现象在西方没有杜绝:2005年,丹麦出版穆罕默德的漫画;之后,美国反穆斯林牧师琼斯导演了“焚烧古兰经事件”;现在美国出现这样一部反穆斯林的电影。与之对应,穆斯林的反美浪潮可能也“刚刚开始”,世界面临骚乱扩大的威胁。

    李伟健认为,亵渎伊斯兰教的举动一而再再而三在美国社会发生,屡次引发恶性事件,足可见美国社会对其他文化和文明缺乏基本了解和尊重,即便美国的自我宣传很强大、对国家英雄主义的描绘很到位,这种文化却是自大的文化,美国该从中汲取教训了。(李勇 黄培昭 潘亮 孙微 青木 王文 刘畅)

    (免责声明:此资料由学友流云推荐上传。原刊载及作者未知。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