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30日李开复先生发了一条微博,照录如下:“公司一旦强势起来,很快就从"宠儿”变成“邪恶帝国”。谷歌2004年上市后,2-3年之内公司形象有巨大的改变。Facebook看来还未上市,就已经成为“邪恶帝国”了。搜索 Facebook+"邪恶帝国" 的结果比谷歌还要高,比微软高快三倍!”
这条微博附了一个截图,上面分别是“Facebook+邪恶帝国” 搜寻结果291万,“谷歌+邪恶帝国(evil empire)”200万(中间看不清,我估计是这个数),“微软+邪恶帝国”119万。我试着亲自搜了一下, “谷歌+邪恶帝国(evil empire)”的结果是73万,Facebook 是279万,微软是205万,我有点怀疑谷歌自己的公正性,于是百度了一下谷歌+邪恶帝国,只有18万。
考虑到 Facebook的社交性,也考虑到微软这N多年的垄断地位,这个结果并不令人吃惊。如果我们在谷歌上搜“Russia(俄罗斯)+(evil empire)”结果是249万,“USA(俄罗斯)+(evil empire)”结果是799万,这似乎也并不能够说明美国比俄罗斯更邪恶。
当然,我们并不想讨论李博士用搜寻结果论“邪恶”的科学性,真正引起我们兴趣的,是李博士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公司一旦强势起来,是不是一定会变得更“邪恶”? 2010年万科突破了一千亿,销售面积全球第一,按中国房地产的趋势,再过五到十年突破两千亿,甚至突破三千亿都不是问题,千亿之后的万科会变成什么样?
之所以要以万科来谈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过千亿的公司越来越多,而这些公司对于中国企业生态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坦率地说,中国目前这一批过千亿或在千亿左右徘徊的公司,对比当年福特、GE、IBM之于美国,丰田、索尼之于日本,三星、现代之于韩国,我们是应当思考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老大们”如何带好头?这就是我想以万科来谈企业家精神的原因,我觉得王石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万科打造职业管理团队的方法,是中国企业界最有价值的思想财富之一。
2005年万科过了百亿,06年万科邀请我们做百亿到千亿的职业团队研究。项目开始前,我曾经就万科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访谈过王石。我希望王石用一句话来说明他给万科带来的价值,他是这样回答我的:“选择了一个行业,建立一个现代企业的制度,打造了一个职业团队,树立一个品牌”。
我不太满意这个答案,继续问到,你创立万科的时候,想过未来做成什么样吗?或者说,现在你希望未来的万科是什么样的?王石回答,当时创立万科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很多,但在经营万科的时候想得非常多,因为万科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有着很多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万科如何成长才能不至于像很多同行一样玩火?因为同时与万科上市的几家房地产公司都差不多消失了,万科如何不消失?
说到这里王石反问我,在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进程中,你说别人都不行,万科就一定行?万科只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分子,很微小也很弱小,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万科这么多年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如果环境是“80%的黑暗+20%的光明”,万科就要奔向这20%,而不是去做权谋,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投机。万科在刚创立的时候,做录相机贸易,做饲料也走过很多弯路,也权谋地投机过,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训,那就是在光明越来越多,黑暗越来越少的时候,不要逆流而行,要顺应时代趋势,这就是万科选择做“减法”的原因。
讲完这一番话之后,王石得出了一个结论,当公司的发展将来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市场化时,很多人如果不这样做,觉得时机不到还可以浑水摸鱼,但你坚信趋势,坚持走规范化市场化道路,你就会成功。
比如万科不行贿,所以有了一个稳定的职业化的团队,比如别人不做文化,万科做文化做规范,万科就上市了,很多钱突然就来了。但钱突然很多真的是好事吗?未必,万科钱多之后就开始做多元化,一下扩张到13个城市,谁让你这么做的?这跟行贿不行贿没有关系,这就说明规律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社会规范,另一个是市场规律,万科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更要做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好公司。
接下来我们访谈了上百名万科中高层与员工代表,对每一个万科人我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王石给万科带来什么?你相信王石带来的这些价值能够持续多长?
应当说,我得到的答案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一致的地方在于,大家都认为王石给万科带的最大价值是公开透明与职业化,是他对事业的执着的追求。就如同他登山一样,对信念的坚持,这种对未来理想的执着精神,在万科面对困难时感受得最深刻,也塑造了万科人独特的文化气质。不一致的地方在于,这些包含着理想主义色彩的东西,如何适应新形势?
因为从事咨询行业的原因,我经常与中国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如海尔,联想以及华为等公司的高层沟通,我发现,在这些公司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我相信张瑞敏,柳传志与任正非一定在某些时刻感觉到这种孤独,这不仅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更是一种来自“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作为创始人的企业家们,你们的精神内涵有多少代表的是你自己,又有多少是代表这个时代甚至未来?
而王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我在与他的接触中感觉最明显的是他的学习精神,他从来不排斥新一代,他总是那么如饥似渴的学习如何国际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石要选择去哈佛学习三年的原因,在他的学习内容中,商业伦理与文化是主要内容之一,他懂得要让万科拥有“王石精神”,首先就要做到一个超越,那就是“王石精神”不再是王石本人的精神,而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姜汝祥整理、推荐、上传。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请版权拥有人联系本站查询稿酬。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联系以便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