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 >> 文艺常识 >> 正文
说文解字之人、教、学、习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一首《中国娃》曾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其中“我最爱写的是那个方块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做人也像它。”从字形和笔画上道出了汉字的德育功能。如果对汉字进一步进行解读,就会发现汉字的间架结构间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具有难以替代的品德教育价值和人格修养功能。通过解读汉字,能够从中感受做人之要、为人之道,用古人的智慧明灯,照亮当代人的人格完善和个人发展之路。
  “人”之何谓解读“人”字会发现,祖先在造字之初,就赋予了做人的标准和要求。“人”字甲骨文写作,以侧面摹人之形,如同一个人的侧面像。这“人”形侧面向左而不向右,源于中国文化以左为尊的传统,所谓“左为贵”、“男左女右”等,这说明,作为人就要向善、向好、向尊贵的方面不懈努力。这“人”形是侧面而不是正面,意在人本身存在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人生之路也会有诸多坎坷与曲折,因此,不敢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就是甲骨文的“大”字,是一个张开手脚顶天立地的人的正面像,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就是说,如果敢于直面人生的话,人的格局就可能变大。与此相关联的字有:立、走、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字就规范为一撇一捺,合格规范的写法是,这一撇一捺,既不是分散的“八”,也不是交叉的“×”,而是相互支撑的“人”,包含了“人”字极深刻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长处,一捺是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不要骄傲自满、盲目尊大,也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应凭借这长处和短处组成的体态平衡,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学识。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是“真、善、美”和“能、才、识”的完美统一。高洁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有志者腾飞的双翼,而且是终身的奋斗和追求。“人”字上边合并,底下分叉。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许多叉道。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败;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我们理当小心谨慎,好好把握。
  “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相互扶持。它告诉我们:一要站得起来,不仅强调人与群兽的区别是直立行走,而且说明人在经济、思想、文化上都要站得起来,否则,就沦为别人的附庸。二要讲仁爱,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相互关联的社会群体,任何人都需要相互帮助。我助人,人助我,多一些善心,多一些爱心,让世界充满爱,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人”字一撇一捺,就像两根棍子在打架,以示人与人之间会发生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扬风格,互谅互让,以包容、谦让的姿态,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共同维护团结、和谐的生存环境。因此说:“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
  “人”之所需人和需组合,便出一字———儒,从人从需,乃讲人之所需。需要什么?一需营养,强健体魄;二需教育,文明精神。营养从母乳起,教育从孺子始,是故“儒”字从“人”从“需”,授音以乳,而儒家思想就是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民间则有“养儿不教如养狗,养女不教如养猪”的俗语。因此每个人必须重视教育和学习,在教育中接受知识、活跃思维、丰富感情,成为身体健壮、思维正常的人。
  “教”字,从孝从父,他告诉我们“教”的两条原则,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孝为教首,这就是说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首先就要懂得做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孝”字,上有“老”,为父为母;下有子,为儿为女。子女有赡养老人、孝顺父母的天职。人的互敬互爱,当从孝敬父母开始,讲做人的道理应从讲“孝”字开始,对父母都不孝、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还能教他去爱什么人呢?意即“老吾老”才能“老人之老”。中国古代把学问分成两种:即“大学”、“小学”。大学是性命义理之学,也叫君子之学,旨在学了这些学问就可以培养一种君子的品德,就可以自立立人,就可以服务社会。因此,教育青少年走孝道,就是走仁义为本的道路。
  “教”字的右边是个“父”字,寓意“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为了督促孩子,就变成了“攵”,俗称反文,是手握戒尺的样子。说明“严师出高徒”,“宽以待人易成事,严格教子以成才”,这是一条定律。当然,严要讲求方式方法,要注重效果。
  “教”音通“叫”、“交”,其一与叫喊的“叫”同音,是说教育、教导、教诲是用口、用语言,讲知识、讲道理。其二与交流的“交”同音,是说老师教书育人是与学生交流、交往、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一方面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研讨问题、活跃思维、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老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学生去身体力行。
  “学”,繁体写作“學”,小篆写作“”,从“臼”,臼,即臼齿,示意启蒙教育要从儿童刚刚冒芽,呀呀学话开始,而“臼”小篆,形似人的两只手,说明学习不仅动脑且须动手;从“爻”,爻是古代的字,又像4根算筹交错,讲启蒙教育要从识字和演算抓起;从“冖”从“子”,讲学习是儿童发蒙开化的必然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将儿童头上的那层屏障(俗称“天灵盖”)打开,使其固有的智力、智慧得以挖掘和提升。
  学音通“穴”。穴,即洞穴,就是说,学习知识就好像钻洞穴一样,入得虎穴,才能得到虎子。只有亲自探究,弄个水落石出,问题才能明白,才能真正获得知识。读书是学习的路径,所谓“书山有路”,但是人类的知识广袤无垠,所谓“学海无涯”,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简单的一个“学”字,将人类教学之理吐露无疑:其一强调“学”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是开发智力、培育情商的必然途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论语》的第一篇,题目就叫:“学而第一”。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二要求“学”应从“小”抓起,终生学习,永无止境。其三说明“学”的方法,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像钻洞穴一样,具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和勇敢精神。
  “学”字的内涵令人折服。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对他的女儿说过:“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习”字繁体写作習,上部是鸟的翅膀的象形,表示小鸟在练习飞翔;下部是“白”,天空的颜色,日将出而未出之时,“东方泛起鱼肚白”,是凌晨。说明天刚亮,雏鸟就啼叫不已,开始练习飞翔了。《说文》:“習,数飞也。从羽从白。”这里的数是多次的意思。“习”的本意是小鸟练习飞翔。后引伸为“温习、复习”。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习字,长期以来被解释为“温习、复习”。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提出质疑:“小学生白天上一天课,晚上回家还要复习功课,这么辛苦,能快乐吗?”于是,他认为此处的“习”应作“练习、见习、实习”解。可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只小鸟一从蛋壳里出来,鸟妈妈就对它说,你要练习飞翔,只有练好了飞翔,你才能飞到较远的地方吃到新鲜的虫子。小鸟很听话,就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几天后,鸟妈妈又说,练习飞翔一定要勤奋,怎样才算勤奋呢?每天天一亮就开始。
  小鸟按照妈妈的话去做,很快就掌握了飞翔的本领,果真就飞到了较远的地方觅到了平时吃不到的新鲜虫子。它发自内心地感到了“习”的快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说明“习”是生活之需要。
  雏鸟为什么要抓紧时间练习飞翔呢?因为,它们练硬了翅膀,才能适应自然环境,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许多候鸟还要远程迁徙,若翅膀不硬,飞功不好,将来就无法飞到温暖的南方,就会被寒潮冻死。因此,“习”是生存的需要。“习”音通“悉”,悉是熟悉、全面的意思。不论什么知识和技能,只有反复练习、复习,才能熟练、全面地掌握。熟能生巧,温故知新。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学友冰天雪地整理、推荐、上传。版权拥有人未联系上。本站刊发此资料目的是为了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实现大中华复兴。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为公益网站,所有资料均实行零稿费。如版权拥有人不同意此资料供中华民族提高修养,请及时向本站申诉。本站接到申诉后即删除此资料,以免侵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