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gxy 编辑:admin |
成功修养提示 贯高的修养,有高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足。正因为修养上有太多的不足,才使得他一再作出错误的决策。 【案例实录】 说贯高,不能绕过张敖。说张敖,不能绕过张耳。 在秦末奋起反抗运动中,张耳堪称资深革命家。大梁人张耳年少时曾在魏公子无忌家里做过门客,年轻时曾和布衣刘邦建立过深厚的友谊,大革命时期曾为陈胜设计过“据咸阳以令诸侯”而成帝业的方略……在后来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中,他终于被项羽和刘邦分别分封为赵王。 张敖的父亲就是张耳,而贯高则是张耳的门客。 汉五年,赵王张耳逝世,高祖刘邦念及张耳的丰功伟绩,特别追谥张耳为景王。张耳既殁,“太子党”一系的张敖自然袭了赵王封号,不仅如此,还当上了高祖的驸马,他的老婆就是刘邦的大女儿鲁元公主。 此时,贯高当上了赵国的国相。 做了赵王的张敖是个好男人,更是个好女婿。汉七年(前200年),高祖在平城和匈奴签订过合约之后莅临赵国。见到最高领导人兼岳父的到来,赵王激动无比,难以自已。情急之下他脱去外衣,穿上围裙,戴上袖套,侍奉刘邦饮食,无论晨昏,毕恭毕敬,态度谦卑异常。也许是熟不拘礼,高祖刘邦又恢复了泗水时期的作派:席地而坐,双腿远远叉开,一不高兴就来句国骂,一旦高兴就随口喊出污言秽语。其表现那是“相当”失水准。因为是自己的岳父,张敖自觉平常,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感到不平常,这些人就是贯高和赵午。 贯高、赵午等人已逾花甲,眼见幼主受辱,自是意气难平。他们引经据典,愤恨不已:“都是出来混的,为什么刘邦就如此猖狂?您侍奉他无微不至,他对您却粗暴无礼,不杀这老狗何以平民愤!”张敖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前辈情绪竟会如此激动,情急之下,居然把自己的手指都咬出了血来:“你们怎么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的昏话!我父亲仰仗高祖才得以复国,富贵才得以泽及子孙。所有这一切无不是高祖的恩泽,我所做的一切都发自内心,万望你们不要再议此事。” 眼见事情如此,贯高等人只好后退一步:“虽然赵王有仁厚谦逊的风范,但我们有我们的做人原则,那就是不受任何人的侮辱。高祖对待赵王无礼,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侮辱,因此,我们自己做事自己当,决计杀掉高祖。事成功归赵王,事败我们甘承罪责!” 于是,一个恐怖计划在暗中悄悄开始了。 机会突然来临,汉八年,皇帝刘邦再次路过赵国。掌握了高祖行踪的贯高,偷偷在柏人县某个高祖原定要下榻的客栈夹壁墙中埋伏了武士,专候高祖前来受死。 然而,高祖良好的直觉和沛县口音帮了他的大忙。马上就要进入客栈的高祖无意中知道了此地名叫“柏人”。“柏人,柏人,就是要被别人迫害啊!此地不宜久留!”因为根据高祖的家乡口音,“柏”、“迫”两字的读音没有任何差别。于是,高祖打马归去。 纸终究包不住火,第二年,贯高的仇家告发,贯高等人的隐谋泄露,赵王、贯高诸人身陷囹圄。眼看十多人争相刎颈自杀,面对这些笨蛋,贯高除了愤怒还是愤怒:“自杀,自杀,就知道自杀!你们都死了,谁替赵王辩白!”于是,活下来的贯高和赵王一起被押到了首都长安。 面对严刑拷打,贯高只有一句话:“主谋是我,赵王不知。”几千皮鞭打下去,贯高如此说;烧红的铁条刺下去,贯高依然如此说。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皇上,弄得刘邦都对贯高产生了敬佩之心,刘邦赞叹道:“真是壮士啊!谁和他有交情,通过私情悄悄问问原因何在。”中大夫泄公自告奋勇到囚室私下探查究竟,奄奄一息的贯高气若游丝地说:“谁不爱自己的父母,用他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妻子,用那温柔的怜爱之情。如今我三族已被诛灭,可我却顽强地活着,何也?只是想以我自己艰辛的活换来赵王的清白,因为赵王确实没有反心!”接着,贯高详述了事情的原委和赵王不知底细的情状。 高祖大为赞赏,迅即下令赦免赵王,并准备同时赦免贯高。得到赵王即将获释的消息,贯高喜出望外,但对于自己也将被同时释放,贯高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说:“我不怕死,死我都不怕,难道我害怕活吗?因此,面对酷刑,我选择了痛苦地活下来。我被打得体无完肤而不自寻死路,就是为了辩白赵王确实没有谋反。如今我主已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得到补救,上不愧天,下不愧心,了无遗憾。但是,作为高祖的臣子,我却有了篡杀的名声,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纵然是皇上放我生路,但我拒绝。” 说完此话,贯高突然扬起脑袋,卡断自己的咽喉自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时人唏嘘不已。 张敖旋即出狱。但高祖认为,张敖虽无杀人之心,但有治理不严之罪,因此决定褫夺张敖王号,降之为宣平侯。张敖活下来的宾客,也都官高爵显。后来,张敖的儿子张偃也被封王。 后人如此评价贯高: 荀悦: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能证明其王,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赎公罪。《春秋》之义大居正,罪无赦可也。 司马光:高祖骄以失臣,贯高狠以亡君。使贯高谋逆者,高祖之过也;使张敖亡国者,贯高之罪也。 网友点评:极致的美是什么样子?贯高给出了最好的答案。面对侮辱,他选择了断然出手,哪怕对方贵为天子。此人有担当,有原则,有气节,有分寸;此人可为师,可为友,可为君,可为臣。生,生得张扬;死,死得个性。可死之时不死,能活之时不活。我觉得,贯高堪称参透了生死和正义,并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罕见的标本。 (免责声明:此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刊载单位或作者,其观点及内容的合法性、原创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原刊载单位或作者负责,与本站无关,请学友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此资料版权拥有者不同意此资料共建供中国人提高修养,请及时联系以便删除。) 【成功修养分析】 官位高,修养不一定高。 贯高作为一国之相,先因刘邦家人之间的言语之争将国家推向危亡之境,后又因所谓的颜面自绝于世,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下面,我们就历史留下的资料,根据成功修养原理,对贯高的修养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目标 最高目标:因不满刘邦对家人的言语就要杀刘邦,将国家推向分裂,这是严重违背最高目标的行为。在得知刘邦将他释放后,他不是要竭尽自己的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却为了个人的颜面和名誉而自绝,也是违背最高目标的行为。 组织目标:因不满刘邦对家人的言语就要杀刘邦,不是促进赵国发展,而是促使赵国灭亡。这是违背组织目标的行为。其实,就算真的杀了刘邦,赵国也必定遭到灭顶之灾。 当刘邦要惩治赵王的时候,贯高能够以证明赵王的清白保住赵王为目标,并能坚贞不屈,这又体现了他严格遵循组织目标的一面。 基础目标: 家庭:一人之罪,三族被诛,是典型的置家人利益不顾。 事业:不明。但贯高因不满刘邦的言语就要杀刘邦的行为,于他个人的事业或职业都应该无益。 二、品质 善良品质:仅因刘邦对女婿言语粗暴,就要杀刘邦,无论怎样都难以认定他是一个善良之人。但是当刘邦要惩治赵王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为赵王洗清清白,又体现了他善良的一面。 宽容品质:仅因刘邦对女婿言语粗暴,就要杀刘邦泄愤,说明宽容品质十分缺乏。 豁达品质:对名誉放不下。 三、能力 领导力: 在对待刘邦对女婿言语粗暴一事上,不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但在大家争相刎颈自杀的时候,却能够留下生命为赵王辩白,说明有思想力,但思想力不足。 执行力: 仅因刘邦对女婿言语粗暴,就要杀刘邦泄愤,说明理智不足。在大家争相刎颈自杀的时候,却能够留下生命为赵王辩白,说明有理智。归根结底,说明他在理智上还是存在问题。 他的行为没有围绕赵王制定的组织目标,也没有服从赵王的思想,更没有提出有益的建议。这都说明他的执行力存在严重的问题。 凝聚力: 为了证明赵王的清白,贯高虽体无完肤,但宁死不屈,其战斗力让人敬佩,连刘邦都赞赏不已,说明他有凝聚力。 判断力: 以为杀了刘邦,赵王就能泄愤,以为他们就能够承担责任,说明判断依据模糊,判断力不足。 战斗力: 想杀刘邦就去做,说明有胆量。 为了证明赵王的清白,贯高虽体无完肤,但宁死不屈,说明其战斗力中的坚韧因素很强。 综上所述,贯高的修养,有高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足。正因为修养上有太多的不足,才使得他一再作出错误的决策。 成功修养分析师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