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家庭教育 >> 正文
拆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离墙
文章来源:网络  作者:王斌  编辑:admin

校区反映的需求简述:

1、学生性格开朗、非常好动,不爱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时注意力很不集中,比较有个性,有时有点情绪化。非常淘气。上课期间喜欢搞些小动作,满屋子乱串。家长反映之前报辅导班时在课堂上很是活跃,容易在课堂上和老师扯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把老师带出课堂。特别是和老师混熟了以后。家长比较反感这一点,会觉得老师管不住学生,不正心学习。故将之前的班退了。在智康学习的这段时间,发现老师还是管不住孩子,老师留的作业不写,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总是和老师说一些没用的,心思一点都没放在学习上。老师说什么都没用。

2、因为家长没时间管孩子,之前孩子有心脏病家长一直放纵孩子成长,一直是保姆看着孩子,故一点点养成孩子现在的性格。家长希望老师能让孩子踏踏实实地安心学习,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像个正常的女孩,能够安稳踏实一点。

咨询片段:

妈妈说周末有时间,可以陪着你,并且给你选择权,那你希望她陪你做什么呢?让我吃惊的是,孩子竟然从来没有想过。看来对她来说,选择让妈妈陪着做喜欢的事情,都是奢望。这时孩子问了一个问题,她问妈妈每天晚上不回家都是去做什么了?听到这里妈妈的教育惯性又被激发了,她给出了一堆孩子不该干涉大人自由的理由。但是她并不知道孩子说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仅仅是:妈妈,我不喜欢你晚上出去,你可不可以晚上陪着我?

当孩子的愿望被我解释出来以后,妈妈的情感之堤彻底溃决。这何尝不是每一个母亲的愿望?但是残酷的现实逼迫的我们不得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大多数家长选择了逃避,他们藏在事业需要孩子不懂事成绩好的奖励等等各种超理智的盾牌之后,而不敢面对孩子和自己藏在心里最深处的对真情的需要。也许他们怕无法满足,也许他们怕无法自控。但是孩子们从来没有奢望家长每一次都满足他们,有时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句真诚的歉意和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我的鼓励下,妈妈对着小王轻声说出了对不起,妈妈过去欠下的答应陪你却没做到的,一定补偿。而此时小王似是被什么击中,小脸通红,满面期待地看着母亲,我猜想她是想说一些东西了,便提议我跟保姆回避一下,小王很强烈的点头。

之后的时间,咨询室里呈现着一副非常温馨的画面:妈妈抱着女儿,轻轻拍着她,而女儿则诉说着好久好久以来憋在心里的各种委屈,以至于妈妈非常惊讶也第一次发现,仅仅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心里竟然埋藏了那么多的委屈和无助。妈妈同时也发现,以前老师和家长对小王的批评,有那么多原来不是她的错。如果不是今天的心理疏导,这些包袱还会憋在小王心里多久?会对她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打击?而父亲不在身边,老师严厉的批评,母亲又无法给予情感支持这一切不得到及时解决,小王将来可能将不仅仅面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问题了。

咨询建议:

1、家长要慎防情感隔离。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要做平行线,要做相交线

2、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中如同省力杠杆。亲子关系越融洽,教育起来越省力。

3、家长生活工作压力大时,要学会示弱。孩子都愿意替父母排忧解难,就看父母给不给机会。

4、来源于家庭内部的爱,是男人拼事业,女人持家务,孩子爱学习的终极动力。

5、恰当的亲子沟通如同输油管道。一旦堵塞,爱再多,孩子感受不到也白搭。

 

(本资料来自智康教育,原题《心理咨询案例分享:妈妈,再多陪我一会》,作者王斌。免责声明: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准确性请参考相关资料,如此资料版权拥有者不同意此资料共建供中国人提高修养,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