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成功修养网1 >> 公文写作 >> 正文
某领导在某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gxy  编辑:admin

瞄准农业强县  实施转型战略

努力争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辉煌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某领导

201122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十二五”开局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时节,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春节前后,市委某某书记、市政府某某市长分别调研了农业农村有关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会前,市委常委会又专门听取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前段,农口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就粮食生产、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枣业种植等当前工作进行了前期安排,来势很好。等会,某某书记、某某县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把握了机遇、战胜了挑战、贏得了战略主动

 

“十一五”期间是党的惠农政策最密集、农村发展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从农业发展看。201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某某亿元,,比2005年增长%,年均增长%,农林牧渔总产值某某亿元,比2005年增长%,年均增长%。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黄花菜、席草、药材、大棚蔬菜等传统产业放大扩张,油菜、枣业、芦笋、百合、肉牛、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7个,带动农户25万户,联结基地222.48万亩。从农村变化看。2010年与2005年相比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9万亩;完成68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解决73. 8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通乡、通畅、通达公路9135. 3公里,全市水泥路通村率达%;完成689个行政村农网改造任务;建设沼气池19532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3054台;完成人工造林106万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106个、示范片16个,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一批富裕新村、宜居新村、生态新村、文明新村得以形成。从农民增收看。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7元,5年平均增长%,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农民创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2010年是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效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应对频发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等不利影响;保持了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农业现代化创建市、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市,全省“金光杯”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市、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先进市,并被确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创建县,进入了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一类市。

一是推进基地建设,在产业升级上取得了突破。年内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21个: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良繁基地14个。创建省部级种植基地13个,省部级养殖基地31个,9家规模养殖场入围全省生猪养殖50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11家,4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生物兽药、畜禽加工、竹木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新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推进服务创新,在稳定增长上取得了突破。年内,组建农业服务队伍621个,“农技+农机”专业化服务面积121. 8万亩,新增配方施肥面积131. 3万亩,实施“零排放”生物发酵技术示范场13家。全市实现农作物播面865.5万亩,总产966. 3万吨,分别增长%%。粮食播面1125. 78万亩,优质稻面积大幅增加。油菜面积239. 2.万亩,为近五年新高。经济作物播面241. 3万亩,增长%。发展连片工业原料林51处,连片名特优经济林14处。出栏生猪978万头,增长%,养殖业总产值329.1亿元,增长%

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在促发后劲上取得了突破。2010年,争取涉农项目77个,利用项目资金13. 6亿元,同比增长%,争取水库除险加固等资金2亿元,资金总量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创水利历史新高。新开工水利工程21029处,骨干渠清淤防渗223. 1公里。渠系改造230. 5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13. 1万亩,山平塘清淤11. 6万口,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是近30年来最好的一年。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1000万元,补贴农机具6920台(套),机插晚稻作业填补了空白。完成荒山造林7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7651口,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站156个。

四是推进农村改革,在统筹发展上取得了突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入全省第一方阵。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8个,235个乡镇全部成立“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健全了村级财务“结旧建新”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制度。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5. 76万人。农村危房改造、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电网改造加速推进。强农惠农资金稳健运行,中心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全新起步,新农村示范建设特别是乡村清洁工程社会影响良好,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救济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中心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和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水平逐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类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全社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完美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为“十二五”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发展主动。

 

二、准确把握2011年复杂的经济环境、全新的战略指向、强劲的目标定位

 

温家宝总理指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高新世纪以经劳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当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国内通胀压力巨大。去年下半年以来,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涨幅在30-50%,,目多数农产品的价格还在上行。311日,国家统计局通报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 9%,涨幅与1月份持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中,食品价格是直接推动因子。人口持续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加工急速扩大,都使农产品总需求增长加快,供求关系偏紧,加上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作用,保供给、稳增长的任务空前压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农产品产量将减少25%。如果出现粮食减产,农产品市场风险将急剧扩大,势必对稳定物价带来更大压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央将进一步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建立健全保障配套体制机制。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某某”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些都为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全新战略指向,务必准确把握2011年目标定位。

一要积极化解现存的困难与不足。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发展方式落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产业规模不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科技支撑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的构成仍然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体,农民持续增收空间不足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任重道远,必须积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来加以解决。

二要积极承接空前的政策利好。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聚焦水利建设,提出未来十年投入4万亿元大兴水利工程建设,扭转基础设施滞后局面。机遇千载难逢。务必抓住水利投入“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要积极把握取得突破的目标要求。201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农业强市,实施转型战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争创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目标,突出农业生产总量、水利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增收惠民体系和新农村示范建设五个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农业强市。主要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总播面9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000万吨以上,出栏生猪768万头,完成重点工程造林22. 2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5万亩,机械化插秧面积50万亩,新增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个,新争涉农项目资金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三、坚决落实2011年稳定经济增长、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线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在我市实施后发赶超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抢抓机遇的大干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

(一)坚持粮食生产先行,多方百计确保农业总量可持续增长。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丝毫不能放松的头等大事。一要全力主攻粮食生产。我市产粮大市地位来之不易。今年全市粮食生产总的求是:“保地位,保面积,保总量,保重点”,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万亩以上,增长%,粮食总产达1000万吨,增长%,双季稻面积达870万亩,增长%,稻田双季稻率达%以上,旱粮面积达80万亩以上。着力“抓大户,办样板,突重点,严责任”四个主攻点。抓大户。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加大对种粮大户奖扶力度。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大户进行奖励,对凡种植双季稻面积100亩以上的大户予以奖励。对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具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大户数量,增加规模种植。办样板。今年在全市建设800里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在某某地方创办大米产业工程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某某地方创办万亩中稻加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在某某地方创办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在某某地方创办万亩红薯高产示范片。所有示范片按村分组分丘块建立电子信息档档案,统一备案管理,确保面积落实。突重点。重点抓好浸种育秧、板田犁翻、早稻栽插等关键生产环节,开展集中育秧和早稻生产专项竞赛,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鼓励农技、农机基层服务站组建代耕代种作业服务队,帮助外出户和缺劳户开展作业服务,解决农户实际困难。严责任。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据实发放办法,加大对粮食生产投入。市财政投入力度空前加大,各县要保证按粮食生产发展资金30%的标准直接用于粮食生产和发展种粮大户。严格问责管理,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决按省政府要求实行粮食生产末位淘汰和一票否决制度。各县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十大举措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二要大力壮大养殖业生产。继续抓好生猪养殖“十大小区”建设,积极扶持发展生猪规模养殖,进一步壮大生猪产业。大力培育发展肉牛、肉羊、野猪养殖等新兴特色养殖业发展,重点培植某地养羊场、某地养牛场等4个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基地。三要努力扩大蔬菜、油料生产。采取奖补办法,加快建立城乡蔬菜供应基地。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帮扶现有的规模种植基地和大棚蔬菜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油菜、油茶、花生等油料作物,争创全省油料生产大县。在全市初步发展形成“粮----油”农产品生产体系。同时,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大白菜、薯粉等质量安全焦点产品和农产品批发集市、经营农产品的超市、加工企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坚持水利建设先行,多渠汇注确保基础设施可持续承载。要结合涉农建设项目,迅速形成新的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兴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要以搞好水利普查为契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组织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做好这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第一次全国性水利普查,确保数据指标真实可靠。积极拾遗补缺、未雨绸缪,抓好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山平塘清淤扩容、骨干渠系防渗、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建设。力争汛前全面完成某某等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平塘清淤扩容、某某干渠防渗加固等冬修任务;力争新开工某水库除险加固和某河河段治理,做好某项目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工作,力争下半年启动小二型病险水库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积极争取“十二五”规划某某干旱走廊治理项目和“北水东调”工程,解决缺水问题。二要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的,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中低产田改造、优质稻工程、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扩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标准农田面积。立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配套设施,发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应急水源、喷滴灌设备等。立足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争取纳入全国小型水利建设重点市。立足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以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为主的粮田地力提升工程。加大《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实施力度,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提升耕地地力。三要以促进资源节约为导向,加强农村能源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大农村沼气国债和大型沼气发电项目申报实施力度,加大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省柴节煤炉和“三沼”综合利用推广力度,建设能源亮点示范村100个,开展重点水源保护区沼气治污和城镇生活集中区配套污水净化试点,加大可再生能源县级服务站申报实施,完善县乡村可再生能源服务体系。四要以优化生态环境为给力点,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三边”造林为主的林业生态项目,加快中幼林抚育、退耕还林、长防林、速生丰产林、特种用途林、无节良材培育、优材更替等工程项目实施,采取工程措施和林业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组织“造林样板基地评选活动。五要以强化防灾减灾为根本,加强预警预报体系基础建设。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健全基层防御体系;启动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实施气象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增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确保实现“防汛保安全、抗旱保丰收”目标。

(三)坚持产业集聚先行,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增收可持续上行。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农业现已形成传统主导产业和新型特色产业并存互促的良性结构。站在新的历史横断面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务必打造新的增长极。一要做优结构,推进基地化。继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优质稻、蔬菜、席草、生猪、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培植鲜枣、芦笋、高梁、百合、肉牛、肉羊等新兴产业,优化种植业“六区”、养殖业“十大基地”布局和加工业“六大集聚区”建设,打造产业常态增长通道。加大油茶产业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全省油、茶发展重点市。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要做大产业,推进规模化。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市场运作、风险自担”的原则,整合部门涉农资金,按照年均“千万资金,千万项目”的要求,大力扶持百合业发展,确保每年新增种植面10万亩,打响“某某百合”、:“某某百合”等地域品牌,争取“西部百合种植实验室”或“西部百合育种中心”等项目立项,打造“西部枣业大县”。同时,积极按照“一个中心,四个园区”的思路,引导建设3个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4个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全市农业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三要做强企业,推进集约化。积极利用中小企业技改、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项目,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实施农产品加工振兴计划。支持百合快速烘干加工技术和中药剂脱水加工技术,帮助业主实施技改、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农业订单。加大对某某生物、某某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8个,带动农户10万户,覆盖率达到%以上。力争在百合、席草、畜禽加工、蔬菜等产业分别发展5-10个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形成5-10个有一定带动力的龙头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5-10个叫响国内外市场的知品牌。四要做活流通,推进市场化。积极利用互联网、农业展会等平台,展示本市主要农业品牌,组织开展优质农产品展示会和“农商对接、农超对接”活动,发挥本市农业区位优势,组织企业(基地、组织)主动开辟市外市场,积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外销渠道,努力创建新五生猪供应基地和深圳“菜篮子”生猪供应基地。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家乐,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坚持服务体系先行,多谋善虑确保发展活力可持续放大。要优化农业农村“五大服务体系”:一是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林业“两站”改革,扩大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及硬件建设力度。推进农作物病害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和“农技十农机”模式服务,加大农产市场价格信息等信息化技术服务力度。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农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技能和就业增收能力。二是机械支撑体系。继续实施“兴机富民”工程,力争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8222万元,补贴农机具16820台(套),抓好植保机械、加工机械,烘干机械、水力清淤和挖掘机械等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和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三是金融保险体系。积极开发 “三农”服务金融新产品,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强涉农金融机构信贷引导,发展农村小额贷款、联户担保,提高信贷额度和农村信贷满足率,突出发展油茶和百合抵押贷款业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及稅费优惠扶持,鼓励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自主创业。深入落实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加大保费补贴支持力度。四是资产交易体系。探索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办法和农村要素资源(土地、资产、劳动力、技术)资本化、股份化。建立健全农村资产产权管理信息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及仲裁体系、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巩固林改成果,建立健全林权管理交易中心。五是权益保护体系。严格按照某办通[2010] 12号文件规定,实行强农惠农资金备案制度和公开制度。加大强农惠农项目和补贴执行监管力度,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等财政奖补的涉农收费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五)、坚持统筹城乡先行,多点发力确保城乡一体可持续推进。突出农村中心集镇建设、社区规划布局、新农村示范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服务配套等,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片”的文章。按照全省“百城千镇万村”工程试点要求坚持“城乡一体,镇村共建”的原则,立足“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目标,实行“领导挂点,部门帮扶,队员驻村,群众主体”的办点机制,突出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改观、民主管理的建设重点,继续推进某某新农村示范建设。重点做好某某示范建设收官工作,抓紧推进某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努力推动示范村向示范片、示范带、示范圈跨越。同时,积极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乡村规划布局编制工作。二是“城”的文章。要加快中小镇发展,促使乡镇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工业园区、民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务向农村延伸,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加快县城、中心镇、小城镇扩容与功能配套,巩固乡镇机关建设成效。加大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引导散居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三是“面”的文章。重点抓好乡村清洁工程,将全市所有行政村和居委会全部纳入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范畴,确保全市中心集镇、主要公路沿线和重点行政村环境卫生状况彻底改观。实行重点示范区信息化管理、定期红黄榜公布和分类奖惩管理,加大对县乡和行政村的分类考核奖罚,实行对三类县的处罚用于奖励一类县的奖罚制度。各县要突出做好宣传发动、环卫设施投入、集中整治和货币化分段包干保洁工作,并确保村和居委会从去年和今年新增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按照1000人以下(含1000人)的村不低于4000元,10人以上的村不低于5000元,居委会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专项列支用于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支持鼓励开展村庄整治,实施“三清五改”和“穿衣戴帽”工程,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垃圾焚烧炉建设,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村中转、县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组织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示范街道(社区)、优秀保洁员评选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大移民开发和扶贫开发力度大力扶持移民后扶区和贫困村组发展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基本医疗服务配套建设,推进型农村社会保障等体系建设。

四、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驾驭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水平

1、要用责无旁贷的理念,强化组织领导。我们作为基层的同志,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央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全市农业农村的兴衰成败,关键看我们。我们一定要努力承担起领导和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责任,坚持用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三农”全局,牢固树立过硬的政治观念、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于“三农”工作上。县委书记要亲自过问每一项农业工作,县长要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落实,农口各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市上下协力同心;共谋愿景。

2、要用与时俱进的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时代在变迁,农村在发展。传统的工作方法有的早已过时。务必要用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一要健全综合调研机制。要加大“三农”综合调研力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基层,掌握生产动态、把握新事物、关注新群体、听取新呼声、探索新办法。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活力,我们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我们的方法才会鲜活具体。二要健全宣传推介机制。农业农村工作政策多,涉及面广。我们必须调动多种媒介工具,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奖励措施广覆盖、全方位宣传到老百姓中去,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要转变“只做不说,做了也不说”的观念,大力宣传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亮点,强力展示我市农业的好产品,重点推介工作中的好典型,全面提升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整体形象和影响。三要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由市农办牵头负责,涉农部门为主体,各县和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健全重点工作督查、调度、通报、问责制度。极个别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没有安排到村的中央、省驻某单位,原则上不再安排派员到村,但必须统一作为新农村示范建设后盾单位,支持建设资金20000元以上,由市新村办统一收取,统筹安排,用于新农村建设。

3、要用无缝对接的考核,增进执行能力。要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强化督查督办、绩效评价、奖优罚劣和约谈问责。对照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市委市政府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各县和职能部门,针对耕地抛荒整治、粮食生产、森林防火、水利建设、动物防疫等事关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和农业安全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制度,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农村工作部和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各县和职能部门也要逐一细化工作任务,加大执行力度。

当前,春耕在即,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抓住时机,不违农时,力争全年工作主动。要加大春耕备耕工作力度,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和犁翻板田。要进村入场,做好动物春防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密度达到100%。要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加大重点山头地段巡查,力保清明期间全市无大的森林火灾事故发生。要抓紧做好去冬今春水利工程扫尾,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进入汛期。要集中人力、物力抓好清洁卫生整治,不再出现成堆裸露垃圾。新农村建设各工作队务必在25日前全部进驻办点村。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创新的工作方式,瞄准农业强市,实施转型战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争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辉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